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澳门哪吒信俗以崇尚和颂扬三十三天哪吒太子的刚武神勇、驱除邪疫以保平安为核心内涵,以柿山哪吒古庙、大三巴哪吒庙为主要活动场所。除常年不间断的日常祭祀活动外,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这两座哪吒庙会联合举行开印仪式、建醮祈福、哪吒太子乘銮舆出巡等一系列活动,为哪吒太子贺诞。 澳门柿山古庙以哪吒太子为主祀神,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当时澳门柿山一带的村童常与一名陌生孩童一同玩耍,此孩童身着肚兜,梳着丫髻。尽管当地山坡陡斜,但玩耍期间从未发生意外。一日,该孩童突然与...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黄大仙信俗源于浙江金华地区,传承自广东珠江三角洲,是围绕崇奉黄初平仙师形成的民间信俗活动。黄大仙即道教仙真黄初平,其事迹载于东晋葛洪《神仙传》。从东晋至1949年,他在浙江金华地区被尊为道教灵仙、救病之神、晴雨之司,形成传统神仙信俗。明清之际,黄大仙信俗传入岭南,清末流布于广东多地,1901年至1915年前后传至香港。1921年创办的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继承了岭南黄大仙信俗道统,体现了内地传统文化对香港文化的影响。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黄大...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祭山是我国藏族居住区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习俗,其核心为神山信仰。云南省德钦县境内的卡瓦格博雪山(即人们熟知的梅里雪山),是滇藏界山怒山山脉的主峰。它是藏族居住区四方神山中位于南方的主神山,称作“绒赞卡瓦格博”,在古老苯教经典中位列世界二十四克聂神山之一,因此也被称作“乃钦卡瓦格博”(“乃钦”意为圣地,卡瓦格博雪山被认为是藏传佛教本尊胜乐金刚在世间显现的坛城,也就是胜乐金刚圣地)。 苯教文化时期,转山(也称“转经”)习俗兴起。藏传佛教兴起后,转山朝拜活动的内容...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女子太阳山祭祀主要流行于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的上果村。这一节庆和仪式活动起源于壮族早期的太阳神崇拜和神话传说,其主要内容涵盖女人祭太阳的传说、太阳山与祭祀场地、祭太阳日男人为女人服务、祭太阳女神的供品、祭太阳的仪式等。祭太阳仪式又包含女人洗澡换装、上太阳山、清理祭祀场地、摆设祭品、唱诵《祭太阳古歌》、分享祭品、男人们备办晚宴、陪太阳女神进晚餐等具体环节,是壮族世代传承的传统信俗。 女子太阳山祭祀源于先民们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太阳的敬畏与崇拜,据专家分析,该节...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屯堡抬亭子,亦称“抬汪公”“迎菩萨”,是每年正月为祭典汪公诞辰而举行的民俗活动,广泛盛行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的狗场屯、鸡场屯、鲍屯等众多屯堡村寨。由于农历正月正值新春之际,诸寨将祭祀活动与迎新春活动相结合,统称之为“迎春盛会”。 西秀区地处贵州省安顺市,不仅是安顺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更是流传逾600年的屯堡文化的核心区域。举办抬亭子活动的村寨,均为典型的屯堡村寨。汪公信仰起源于唐代。汪公名汪华,安徽人氏。在隋末唐初天下大乱之时,他“坐镇一方,保...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康定转山会是四川省康定县特有的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传说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这天,九龙喷圣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浴佛节”。佛教信徒认为在此月内做一件善事,诵佛一声,可得十万倍之功德。所以,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康定城的信徒们携经幡、转经筒、法号、树枝等敬佛之物,口诵佛号,按一定的线路转山(藏语称“八角”),以纪念佛祖诞辰。 跑马山位于康定城东南隅,系贡嘎山向北延伸的余脉,原名“拉姆则”,藏语意为“神女山”。清代,明正土司每年在山腰祭奠山神并举行赛马会...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口民间纪念冼夫人的民俗活动被称为“军坡节”。海南省海口市新坡镇乡村曾是冼夫人军队的驻营地,军坡节历史悠久,其活动模式和内容颇具代表性。 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族首领冼英(后称“冼夫人”)辅佐丈夫高凉太守冯宝,派军南下海南岛。他们平乱安民,结束了“海南久乱不统”的局面,解决了海南岛长期脱离中央政权的问题,维护祖国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冼夫人爱国爱民的事迹令人称赞,她也因此被册封为“谯国夫人”。冼夫人去世后,海南人民为纪念她修建了众多庙宇。自唐代以来,全岛共...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冼夫人信俗主要流布在广东省茂名市的高州、电白、化州、茂南、茂港等县市,此地即古高凉郡。俚族冼夫人出身于南越首领世家,她历经梁、陈、隋三朝,活跃于岭南地区,致力于促进汉、越两族的融合与和谐,保障一方安定,为民族团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冼夫人信俗源于后代对她的崇拜,每年都会以游神仪式举行冼夫人诞庆典。从《隋书》到明嘉靖年间的碑记,都有“官置祠祀之”的记载。历朝历代,尤其是明清两代,都将冼夫人奉为英雄圣贤,春秋两祭以及诞辰祭祀从未间断。自隋朝起,民间就尊称她...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贵屿双忠信俗是流行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的民间信仰习俗。宋代,河南睢阳(今商丘市)为纪念忠烈殉国的唐代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修建了“双忠”祠庙,由此形成双忠信俗,并在山西、江西、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广泛流传。据光绪《潮阳县志》记载,宋熙宁十年(1077年),贵屿开始修建祭祀张巡、许远的灵威庙、双忠祠、双忠行祠,并定期举行祠祭活动。明嘉靖以后,民间游神赛会形成规模,传承至今。 每年农历二月,贵屿镇会举行历时三天三夜的双忠祭典及游神赛会。活...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镇沂山祭仪,是历代帝王对东镇沂山举行的“望秩之礼”。商周之前,祭祀时间定在阴历二月;隋唐以后,改为“立春”;1949年以后,帝王的“望秩之礼”演变成大型的民间沂山祭祀典仪,时间变为农历四月初八。沂山又名“东泰山”,古称“海岳”(见《明史》)、“神岳”(见《齐都赋》),向来享有“五镇之首”的美誉。它是泰沂山脉的东主峰,坐落在山东省临朐县南部,是沂河、汶河、沭河、弥河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登封东泰山(即沂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