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4 星期六 农历四月廿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9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803)
清单
(5305)
资源
(1090)
学术
(1846)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活字印刷术”履约实践十周年系列活动今日在瑞安启幕
2020.11.30
资讯
古村墨香悠然,活字光影流转 2020年11月28日、29日,“中国活字印刷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履约实践十周年系列活动在瑞安举行。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印刷博物馆主办;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瑞安市人民政府承办;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瑞安市平阳坑镇人民政府共同执行。 浙江省...
查看更多
园谱仪式
2020.11.26
习俗文化
人之有祖,犹水木之有源;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宗谱印刷完成,便成为宗族的象征,带上神圣的色彩。为此,宗族要选定吉日吉时,在宗祠中举行隆重的圆谱祭祖仪式,将新修的宗谱摆上祠堂的主祭案头,享受香火供奉。这是宗族祠堂一项盛大的活动,届时延请外地同宗、同姓联族、异姓宗族、乡里坊间前来祝贺,还要请许多有身份的族人从外地赶来。 图1 圆谱仪式现场 仪式一般由谱师主持圆谱祭典,族长、宗子,或根据社会名望、经济状况等条件,推选...
查看更多
木活字印刷术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
2020.11.26
习俗文化
木活字印刷术是浙江瑞安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起到了巩固宗族情结,加强地缘、血缘的社会功能,对保持瑞安人慎终追远、寻根谒祖的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一、浙江瑞安地域文化的承载者 2008年,“木活字印刷技术”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0年,“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有着明晰的
传承
历史和一定的
传承
群体,本身就是浙江瑞安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更多
木活字印刷术与谱牒文化的联姻
2020.11.26
习俗文化
在浙江瑞安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是与当地浓厚的谱牒文化依存、共生的。谱牒是我国历史上因宗法制度的演变、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化传统。在浙江瑞安,人们对家族纽带关系的重视,让木活字印刷术在时代大变迁中,借助宗谱的编印得以存续下来。 图1 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宗谱(供图: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 一、谱牒文化对木活字印刷术的影响 1.谱牒文化与修谱之风的盛行 我国谱牒文化源自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源...
查看更多
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2020.11.17
节气资讯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毫无争议地应当让冬至来承担。”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质公园二十四节气园中,跟二十四节气“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向游人介绍。 为什么要“较真”?“因为,当我们谈论保护二十四节气时...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研讨会在安徽淮南召开
2020.11.02
节气资讯
2020年10月28日至29日,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研讨会在淮南寿县成功举办。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出席研讨会并致欢迎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规划处处长杨晓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何长风,淮南市领导许承通、胡春华、胡东辉、沈斌、陆晞、杨天标等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首先围绕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及相关知识体系进行了理论研讨。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肖克之、中国艺术研...
查看更多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闭幕
2020.10.15
专题报道
10月13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执行承办的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闭幕式暨“浙江好腔调”曲艺专场演出在宁波“天然舞台”举办。 当晚演出约90分钟,非遗曲艺同台争艳。宁波走书、杭州滩簧、温州鼓词、金华道情、路桥莲花等演出曲目均为省级以上非遗曲艺项目,饱含传统文化内涵...
查看更多
非遗曲艺“四进”活动走进人民生活
2020.10.13
专题报道
曲艺诞生于人民之中,根植于人民生活。作为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的活动之一,曲艺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进酒店(民宿)的“四进”活动,于10月11日至13日持续进行。8支参演团队、12个演出点,宁波曲艺人积极下沉,充分激活曲艺在基层的受众,扩大曲艺周的影响力和曲艺类非遗的可见度,将曲艺周办成人民的文化盛宴。 “四进”活动之进景点(供图:王强) “四进”活动之进景点(供图:王强...
查看更多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曲艺
传承
发展论坛”举行
2020.10.12
专题报道
图1 论坛现场 10月11日,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曲艺
传承
发展论坛”在浙江宁波举办。本次论坛以“融入现代生活、弘扬时代价值、开展日常演出、推动活态
传承
”为主题,围绕贯彻和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曲艺
传承
发展计划》精神开展研讨,旨在探讨曲艺保护实施路径,交流曲艺
传承
先进经验,提出曲艺
传承
发展的中国方案,进一步提升新时期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传承
发展水平。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相关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查看更多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 聚焦非遗曲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0.10.12
专题报道
央广网宁波10月11日消息(记者张慧娟 刘柏煊)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1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幕。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稳步推动复工复产背景下,本届非遗曲艺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在推动曲艺类非遗项目
传承
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聚焦非遗曲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聚焦非遗曲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1
54
55
56
57
58
10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