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6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2020.12.10
论坛
导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列为五大领域,为确认非遗的表现形态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分类框架。首先,非遗来自生活实践,并在遗产化进程中被切分、归类、标记和认定为遗产项目,出现在不同的领域或门类之中。但就文化现实而言,非遗的实例通常都涉及来自多个领域的遗产项目,并不以单一的表现形态自在自为。其次,领域与领域之间乃至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边界都是流动的,且往往因社区而异。同时,各领域之间还存在着相互重叠或彼此交叉的互涉关联,在
传承
和实践过程中相...
查看更多
徐艺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
2020.12.07
论坛
【摘要】 传统手工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是一种相对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它既不完全等同于过去的工艺美术,也不同于现在的设计艺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具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材料经验为基础,以心手协调实现认知,作用于工艺技术动作行为,延伸至工具,延展人的肢体和行为功能。这种“以行为方式为主要
传承
途径”创造性的手工劳动,累积形成了厚重的传统,通过父子(婆媳)
传承
、师徒
传承
、家族
传承
、作坊
传承
...
查看更多
赵玉春: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的历史文化形态
2020.12.04
论坛
【摘要】 北京四合院民居传自于明朝时期的山西四合院民居。因两地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性等完全不同,在形成北京四合院民居之际,其营造技艺中的规划布局、基本形制、建筑形象、建筑装饰和建筑功能等,与原山西四合院民居有了很多不同。北京四合院民居也严格遵守着中国传统建筑制度中的“等级制度”和“模数制度”,其规划布局形制也浓缩地反映了“堪舆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 北京四合院民居;山西四合院民居;北京四合院...
查看更多
萧放 贺少雅:仪式节庆类非遗保护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2020.12.02
论坛
【摘要】 本文总结了十几年来中国传统节日类非遗保护的主要经验,包括国家力量的主导推动、多元主体的社会参与、学术研究的智力支持和非遗资源化的探索发展,并指出节日文化生态弱化、节日文化知识代际
传承
渠道受阻、节日文化
传承
主体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当前应该推动构建政府主导下的非遗
传承
共同体,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新和再造节日文化体系,推动建立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现代
传承
方式,探索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的保护模式。 【关键词...
查看更多
吴文科:曲艺的活态
传承
和科学保护
2020.11.27
论坛
【摘要】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发展现代化带来的种种挑战,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继承和保护,包括抢救那些濒危曲种并促使其复苏,其次才能去谈创新和发展,包括开发和利用。如果不持续不断地进行新节目的创演积累,曲艺就无法活态
传承
,更不能正常发展。我们对于曲艺的科学
传承
和有效保护,便只能立足现实,着眼创演。下大力气完善曲艺的自身业态,提升现有从业者的创演水平,通过实践层面的节目创演活动,积极开展对于曲艺的
传承
保护工作,才是现实而又切合的举措。于继承...
查看更多
刘依:非遗的短视频传播
2020.11.25
论坛
摘要:“非遗”自进入后工业时代,其保护和
传承
一般都给人严肃而沉重的印象,相比之下,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传播反而显得简单,显得“抖”。UGC与PGC空间对集体记忆的转移、声音对叙事空白的弥合、短视频的去程式化乃是“非遗”应空间转换需要与短视频传播产生的多层面联系。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非遗的历史和现状,就会认识到“抖”用亚文化来调和现实,用口语、腹语和互动来整饬理智,用现场的变调中和情感的“僭越”与“对抗”,是当代“非遗”自觉的情感追求。 关...
查看更多
王馗:粤剧艺术遗产的十年保护经验
2020.11.25
论坛
摘要:粤剧是中国第二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汉族戏曲剧种,在十年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粤、桂、港、澳的岭南各界对粤剧进行了频繁的观念讨论和具体的艺术实践。粤剧通过重新检讨“遗产”,展现了传统艺术的体系结构,张扬了剧种的文化品格;通过重新整理“遗产”,夯实了艺术
传承
谱系,深掘了剧种专业化保护的方法;通过创作优秀剧目,提升了剧种现代发展能力,诠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保护”的内涵界定,包括通过制度建设来...
查看更多
向云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11.16
论坛
摘要: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是全球化更加深度发展的时代,现代化和现代性进程也与日俱深。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入人类文化遗产的天地,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观念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出全民性接受全球化事实并汇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行动,获得了世界性声誉,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非遗保护的独特智慧与经验。在破解非遗主客体身份纠缠的哲学悖论时,中国找到了打开难题的钥匙。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非遗...
查看更多
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中国属性
2020.11.16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基础的人类文化事业,它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一项公共文化事业,也是一项惠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基础工作,具有促进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意义。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大量的投入兴办了众多的创新项目,它们的开展既顺应了历史的趋向,也满足了各方当下的需要,使这项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具有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属性。 关键词:非遗保护;公共文化;中国实践;中国属性...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文化
传承
与乡村发展
2020.11.16
以皖南绩溪县伏岭村春节为例
论坛
摘要:节日文化
传承
对当代乡村发展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对两者关系的研究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皖南绩溪县伏岭村春节习俗
传承
为个案,从乡村社会网络以及村民对乡村公共活动的参与程度、村民对村落共同体的认同程度、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村民之间的互助与合作程度、村民的道德水准、村落文化符号的影响力等多个维度透视,发现对于乡村发展来说,社会资本甚至比经济资本、人力资本更具有根本性意义,而节日文化
传承
对于乡村社会资本存量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乡村发展不仅...
查看更多
1
43
44
45
46
47
18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