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覃代伦: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交融中的保护与
传承
2023.09.08
论坛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刺绣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符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汉族为主体的22大绣种,和以蒙古族、满族、黎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17大绣种,都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典籍和实物互证,可以发现以汉族为主体的蜀绣、苏绣、湘绣和粤绣“四大名绣”与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黎绣、壮绣、蒙绣、堆绣、花毡等制...
查看更多
影响世界的珠子——写在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之际
2023.09.04
论坛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的知识和实践,是中国文化
传承
的载体和文化认同的符号。从已发现的历史文物和古籍中,可以看出珠算产生和发展的大体轮廓,即源于商周,始于秦汉,臻于唐宋,盛于元明;且至迟从宋朝开始,逐步替代了其他的计算技术、方式和计算工具,至明代独领风骚,一直发展到今天。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世...
查看更多
刁国炎 刘芳 左智凯: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空间分布及生态观研究
2023.09.04
论坛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极为复杂的地形地貌、降水条件和水文、区位小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山地农耕高牧经济体育文化类型区,农耕体育文化类型区,稻作、热带农耕兼渔猎体育文化类型区等生态文化遗产空间,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抚育了多样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生态观大多来自神话传说,强调人神同在、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反映了各种社会发展阶段并存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梯形形态,其体育生态意识尤以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为主,体现了体育文化的群族性和地域性、节庆...
查看更多
谭宏: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国民教育路径探析
2023.08.31
论坛
【摘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地提出了要把传统文化“贯彻国民教育始终”,即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体育教育之中。中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在世代延续中,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动用自己的天赋和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和样式,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方法和体系,至今仍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对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教育、体育精神教育、内容样式教育,将会使传统体育融入国民教育这项事业取得显著的实效...
查看更多
邸莎若拉:海西蒙古族剪发礼的文化形态与文化阐释
2023.08.28
论坛
【摘要】海西蒙古族剪发礼是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申报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和硕特部是西蒙古四部之一,礼俗风尚独具特色。海西蒙古族剪发礼由剪发、吟颂祝赞词、全羊席等几部分构成,是海西蒙古族人生中重要的礼俗之一,体现了蒙古族的信仰和崇尚的观念,仪式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也表明了对于族群的自我文化认同。同时,该非遗项目生动、立体、充分地展现了祝赞词、蒙古族民歌演唱(德都民歌)、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德都蒙古全...
查看更多
屈永仙:傣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
传承
和发展探究
2023.08.24
论坛
【摘要】位于中国滇西的傣族自古受到内地汉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源源不断地汲收其先进的文化养分,同时,南传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带来大量的印度和东南亚叙事。北面的中华文化和南面的佛教文化在傣族地区交汇,多元文化交融后促进了傣剧的诞生和发展。通过分析古老的《公孙犁田》可以发现傣剧的起源中心在盈江县的盏西、支那,这两地自古与腾越(永昌文化圈)来往紧密。在历代傣族土司的主导和推动下,傣剧移译了如《庄子试妻》在内的190多部汉剧,这大大推动了傣剧的发展和成熟。另外,包括...
查看更多
李志远:万载傩戏的美学特点论略
2023.08.21
论坛
【摘要】江西省万载县因地理位置受楚地巫觋祭祀文化影响较大,据文献可知,元代末年,万载县就已经有了跳傩活动,并流传至今。万载县今有开口傩和闭口傩两种传统傩戏形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和信仰等价值,且开口傩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影响较大,曾获较多殊荣。在对万载傩戏与傩神庙整体追溯的基础上,对万载傩戏进行通盘考察,认为万载傩戏的美学特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面具呈现出自具特色的造型美,涵育有丰富的民间传说美,充...
查看更多
高舒:影偶之本——中国“手戏”传统的发生、操作与关联
2023.08.07
论坛
【摘要】影偶戏迥异于人戏,不依赖于台上真人,而以指、掌、臂的开合操作,成“人”作戏,独立存在于以人戏为主的中国传统戏剧家族中。以往我们更多地关注“偶”,对“人手”如何使“偶”生而为“人”的重要问题缺少探究。我国影偶戏与人戏的差异,体现在人手对诸种影偶的操作关系中,其中又以漳州布袋木偶戏等人手直接操作偶人的关系最为直观。围绕人—手—影偶发生、发展的中国“手戏”传统,通过“手”的表演和协调,形成人与木偶、皮影的身体记忆,跨越从神人一体到众神退隐的时代历程...
查看更多
将非遗融入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意义和方式
2023.08.07
论坛
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其中凝聚着人民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结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瑰宝。近年来,随着我国动画电影的快速发展与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动画电影创作者自觉地将非遗元素融入动画影片的创作之中,通过动画电影对非遗生动、直观的呈现和创新表达,增加了动画电影的文化内涵。 非遗融入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的精品佳作不断涌现,《西游记之大圣...
查看更多
翟风俭: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读《中国人的音乐》
2023.07.31
论坛
北京出版社曾经策划出版过一套丛书—“大家小书”。正如其名,选的都是在某一领域内成就卓著的“大家”所写的普及性著作,每本书篇幅不长,多的不过十几万字,少的只有五六万字,最初的版本就像口袋书一样,小巧玲珑,装订设计质朴典雅,书的内容专业但不晦涩,通俗但不浅薄,读起来轻松愉悦,见微知著,回味无穷。必得是浸透了学问的“大家”,融进了自己大半生的治学经历和人生沉淀,方能写得出来这样的著作。田青所著《中国人的音乐》就应该属于这一类“大家小书”吧!他自己也说:“用...
查看更多
1
7
8
9
10
11
18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