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903)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7)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8)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辽宁推出18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2025.07.24
地方新闻
日前,辽宁省推出18条“2025辽宁非遗特色旅游线路”,诚邀各地游客一同领略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感受当地民俗风情,开启一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旅新体验。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18条线路内容丰富,包括“山海相依文明华章”辽西非遗之旅、“海陆交响文化盛宴”辽宁滨海非遗之旅、“关东风情匠心
传承
”辽宁中部非遗之旅、“山河圣境古韵新生”辽东非遗之旅、“一方技艺一城烟火”沈阳非遗之旅等。在这些线路中,游客不仅能欣赏到如画的风景,还能深入了解辽宁的传统...
查看更多
国家图书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山东专场活动
2025.07.24
要闻
日前,国家图书馆讲坛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第五讲——“齐鲁青未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记录成果交流活动·山东专场”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活动展示了山东非遗的总体面貌,重点介绍了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和面人(曹县江米人)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带领读者感受山东非遗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吕凤琴、孟凡令表演五音戏传统剧目《拐磨子》选段 李东风表演山东快书《武松打虎》选段...
查看更多
首届非遗古彩戏法大会:“东方幻术”绽放“戏码头”
2025.07.24
专题报道
那些看似行云流水的手法,凝结着数代人穷尽毕生的琢磨。那些热闹的喝彩里正托举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脉搏。 首届非遗古彩戏法大会展演现场(武汉市江夏区文化馆供图) 长江之畔,一场跨越千年的古彩戏法盛宴余韵未消。日前,由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指导,湖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五省市联办的首届非遗古彩戏法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举办,4场展演共吸引6万余名观众欣赏,人们在惊叹声中共享古彩戏法的魅力。 戏法,被誉为...
查看更多
“永德实践”探索非遗助残新模式:“我终于知道自己是谁了”
2025.07.24
专题报道
“永德实践”以自己的探索定义了残疾人在文化
传承
中的角色——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受助者,而成为文化
传承
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创新者。 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传承
人金小页为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做演示(永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日前,在2025年永德芒果之乡文化旅游节上,云南省永德县永康镇“凤凰花开美丽工坊”展区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 云南省永德县地处滇西南边陲,聚居着汉、彝、佤、傣、布朗等22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关于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名单的通知
2025.07.23
通知公告
关于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名单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省直各项目保护单位: 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
传承
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传统工艺实现高质量
传承
发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关于评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的通知》,组织开展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评选工作。 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实地考...
查看更多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名单
2025.07.23
地方新闻
关于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名单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省直各项目保护单位: 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
传承
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传统工艺实现高质量
传承
发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关于评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的通知》,组织开展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评选工作。 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实地考...
查看更多
年轻人“种草”中医药非遗
2025.07.22
专题报道
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传统医药类项目23项,包括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医正骨疗法、中医养生、苗医药、蒙医药等,“中医针灸”等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年轻人爱上喝中式养生茶,热衷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钟情中医养生潮品……传统医药类非遗正以年轻化的姿态,走近大众、融入生活,续写活力满满的时代篇章。 “泡瑶族药浴,感觉好极了...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黑龙江,探寻黑土地上的文化密码!
2025.07.20
要闻
从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到七台河的刀剑锻制技艺,从吴家鼓吹乐棚的唢呐声到东北传统大秧歌的热情舞步……黑龙江共有53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2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黑龙江篇于7月20日20:00档在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 本期节目来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
查看更多
广东:“非遗+科技”促进多行业相融相通
2025.07.18
专题报道
近日,“融合·共创”广东非遗正青春主题交流活动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展现了科技赋能非遗的活力图景。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非遗“双创”中的协同创新作用,探索“非遗+科技”的有效路径,为非遗事业注入澎湃力量。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吴华钦表示,科技是推动非遗焕新焕彩的核心力量。广东作为非遗大省与科技高地,正通过政策引导、机构探索与企业创新,构建“非遗+科技”融合生态圈,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 广东省非物...
查看更多
非遗四季——夏
2025.07.17
专题报道
暑日漫漫,又进入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时间段。 高温之下,我们的祖先曾利用智慧和身边的资源,创造了许多防暑“利器”,或是一方竹编的凉席,或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抑或是一场消灾祛暑的仪式……这些消暑物件、方法和习俗覆盖人们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在强身健体之余也提高了身体舒适度、寄寓了美好的愿望。即将入伏,我们循着非遗的脉络,找寻夏季的一抹清凉。 全村出动,送大暑船喽…… 村民抬着制作好...
查看更多
1
2
3
4
5
89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