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9 星期三 农历六月十五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9)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泥人大师“麻辣”寄语徒弟 手艺要好市场要闯
2009.07.06
其他新闻
泥人大师“麻辣”寄语徒弟 手艺要好市场要闯 7月2日,惠山泥人厂里特别热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成荫、喻湘涟、王南仙、王木东在此公开验收2007年面向社会招收的9名学生。面对学艺两年多,即将“出师”的徒弟,师父除了“挑刺”,还有“麻辣”寄语:“学了手艺,也要学会走向市场!”“干湿度把握不错,技术基本掌握了。”“对比色用得好,手绘力度还不够,有点粗!”“考场”上,9位学生每人交出手捏、泥塑、彩绘三件作品,栩栩如生的作品中,依稀能看到些大师们的风格。2年...
查看更多
云南瑞丽傣族孔雀舞得到良好
传承
2009.07.06
其他新闻
云南瑞丽傣族孔雀舞得到良好
传承
7月4日,旺腊给一名傣族女学生纠正手型。 今年63岁的傣族老人旺腊是云南省瑞丽市文化馆的退休职工,也是当地著名的孔雀舞表演大师和傣族孔雀舞的国家级
传承
人。从2003年开始,他先后教授了300多名学生,将自己的孔雀舞绝技
传承
下去。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瑞丽市的文化部门对傣族孔雀舞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与
传承
措施,通过开设孔雀舞
传承
示范点、组织农民演员排练表演、开办孔雀舞培训班等方式,使之得到有效的保护和...
查看更多
龙泉青瓷与世界“非遗”
2009.07.06
其他新闻
龙泉青瓷与世界“非遗” 浙江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南宋达到鼎盛。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主要有“哥窑”和“弟窑”两大类。“哥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一,釉裂成纹,古朴典雅。“弟窑”釉色葱翠,润如美玉。正如朱伯谦先生所说:“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瓷器的始祖,而浙江的龙泉窑则是中国青瓷史,也是中国陶瓷史的一个名窑,无论就烧制历史,窑系规模产品数量,还是外贸之广泛,对外域之影响,除了比它兴起更晚的景德镇外,还没有哪个窑系,堪与之匹敌。”如今...
查看更多
记录我们共有的遗产
2009.07.06
专题报道
记录我们共有的遗产 ――佳能(中国)抢救羌族文化遗产在行动 汽车平稳的飞驶在刚刚竣工的都汶高速公路上,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后,这条重新修建起的被称为通往汶川最重要、最快捷的一条生命通道在无数人不懈的努力下奇迹般的提前贯通,创造了中国高速公路史的又一个神话。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距汶川县城30公里的一个村庄。从汶川沿317国道往西,一条沿悬崖开凿的土路羊肠般陡然往北,横跨杂谷脑河,这条崎岖颠簸的道路...
查看更多
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7月,去听沧州木板
2009.07.02
专题报道
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7月,去听沧州木板著名木板艺人刘凤喜木板艺人唐贵峰,2008年他和刘银河一起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木板大鼓因木板定名。一般,木板长7寸、宽半寸,由乌木或紫檀木或花梨木制作,一副木板艺人使用的木板由线辫连接三块木板而成在第一次去沧州之前,对沧州的认知来自小说《水浒》中林冲发配的情节,以为这样一个英雄落难的地方总该有些不同凡响,心里便牢牢记下了。等到沧州在面前真正生动并亲近起来,还是在异地结识了豪爽直率的沧州同...
查看更多
8月8日至10日柴达木上演“孟赫嘎拉”民族文化盛宴
2009.07.02
其他新闻
8月8日至10日柴达木上演“孟赫嘎拉”民族文化盛宴 青海新闻网讯 第五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那达慕大会暨第七届柴达木“孟赫嘎拉”文化节将于8月8日至10日在海西州大柴旦行委举行。全州8个代表团将献上那达慕传统三项比赛(赛马、博克、射箭)以及其他精彩文艺比赛。 海西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海西州珍贵的文化宝藏之一。此次那达慕大会和文化节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传承
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海西蒙古...
查看更多
客家木偶戏:百年木偶 “非遗”之花
2009.07.02
专题报道
客家木偶戏:百年木偶 “非遗”之花 连城提线木偶戏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该县赖源乡人徐象球在乡里创办的“老福星堂”提线木偶戏班,由于不断吸收连城当地方言和连城民间艺术精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戏艺术――连城客家木偶戏。 1930年,徐象球的继子、传人徐传华创办了“汀连老福星木偶班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现代戏《打武昌》剧目轰动漳州城;1952年,组建了“连城姑田木偶剧社”;1954年,演出传统创作剧目《大名...
查看更多
木雕之乡东阳获“中国木雕之都”称号
2009.07.02
其他新闻
木雕之乡东阳获“中国木雕之都”称号 中新网杭州7月1日电(记者 童静宜 通讯员 陈一点)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正在杭州如火如荼举行,浙江省首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东阳木雕所在地东阳市今天又获殊荣,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下文,授予 “中国木雕之都”称号。据悉,这是目前全国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城市。 雕刻艺术,世上以中国为最,木器雕刻,又以浙江东阳为佳。东阳木雕自唐代至今已历千余年,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优...
查看更多
数字文化遗产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
2009.06.30
其他新闻
数字文化遗产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 近日,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敦煌莫高窟举行数字文化遗产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印度、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微软公司的7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微软未来教育媒体研究高级研究员和项目主管Curtis WONG博士、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等15位专家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此次研讨会集中展示了亚太地区有关学者、专家对“数字文化遗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将...
查看更多
白马山寨:探寻远去的“氐文明”
2009.06.30
专题报道
白马山寨:探寻远去的“氐文明” 氐族,是我国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氐族的发展史不论是对中国历史,还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民俗文化乃至人类文明均有着深远影响。 在甘肃文县,生活着一群氐族后裔,他们坚守“氐文明”
传承
的重任,敬畏大自然,认为万物有灵,保存着千百年前先人们祭祖、欢庆的舞蹈、语言,成为已经消逝的氐文明的“活化石”,为研究与调查人类学、远古文明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有着弥补商周断代史的作用...
查看更多
1
799
800
801
802
803
88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