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8 星期五 农历六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2)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94)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8月8日至10日柴达木上演“孟赫嘎拉”民族文化盛宴
2009.07.02
其他新闻
8月8日至10日柴达木上演“孟赫嘎拉”民族文化盛宴 青海新闻网讯 第五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那达慕大会暨第七届柴达木“孟赫嘎拉”文化节将于8月8日至10日在海西州大柴旦行委举行。全州8个代表团将献上那达慕传统三项比赛(赛马、博克、射箭)以及其他精彩文艺比赛。 海西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海西州珍贵的文化宝藏之一。此次那达慕大会和文化节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传承
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海西蒙古...
查看更多
客家木偶戏:百年木偶 “非遗”之花
2009.07.02
专题报道
客家木偶戏:百年木偶 “非遗”之花 连城提线木偶戏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该县赖源乡人徐象球在乡里创办的“老福星堂”提线木偶戏班,由于不断吸收连城当地方言和连城民间艺术精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戏艺术――连城客家木偶戏。 1930年,徐象球的继子、传人徐传华创办了“汀连老福星木偶班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现代戏《打武昌》剧目轰动漳州城;1952年,组建了“连城姑田木偶剧社”;1954年,演出传统创作剧目《大名...
查看更多
木雕之乡东阳获“中国木雕之都”称号
2009.07.02
其他新闻
木雕之乡东阳获“中国木雕之都”称号 中新网杭州7月1日电(记者 童静宜 通讯员 陈一点)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正在杭州如火如荼举行,浙江省首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东阳木雕所在地东阳市今天又获殊荣,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下文,授予 “中国木雕之都”称号。据悉,这是目前全国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城市。 雕刻艺术,世上以中国为最,木器雕刻,又以浙江东阳为佳。东阳木雕自唐代至今已历千余年,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优...
查看更多
数字文化遗产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
2009.06.30
其他新闻
数字文化遗产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 近日,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敦煌莫高窟举行数字文化遗产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印度、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微软公司的7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微软未来教育媒体研究高级研究员和项目主管Curtis WONG博士、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等15位专家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此次研讨会集中展示了亚太地区有关学者、专家对“数字文化遗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将...
查看更多
白马山寨:探寻远去的“氐文明”
2009.06.30
专题报道
白马山寨:探寻远去的“氐文明” 氐族,是我国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氐族的发展史不论是对中国历史,还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民俗文化乃至人类文明均有着深远影响。 在甘肃文县,生活着一群氐族后裔,他们坚守“氐文明”
传承
的重任,敬畏大自然,认为万物有灵,保存着千百年前先人们祭祖、欢庆的舞蹈、语言,成为已经消逝的氐文明的“活化石”,为研究与调查人类学、远古文明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有着弥补商周断代史的作用...
查看更多
滦南乐亭大鼓:在濒危边缘复苏
2009.06.30
专题报道
滦南乐亭大鼓:在濒危边缘复苏 乐亭大鼓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流传于京、津、冀及东北三省广大地区。明末清初,起源于河北乐亭县的民间小调“清平歌”,历经几代艺人的反复实践,博采各种传统说唱艺术的长处,吸收当地民歌、戏曲的某些腔调,逐渐形成了一门具有独特唱腔和板式的说唱艺术。清朝恭亲王赐名“乐亭大鼓”,一直延续至今。 乐亭大鼓艺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尤其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门艺术却日趋式微。随着大鼓艺人年龄的普...
查看更多
非物质遗产"香云纱"归属地受深圳佛山两地关注
2009.06.29
其他新闻
非物质遗产"香云纱"归属地受深圳佛山两地关注 中新社佛山六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 孙建驹)“香云纱染整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欧阳小战日前成为深圳第二批市级非物质遗产
传承
人,而香云纱项目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梁珠则质疑欧阳小战没有入选资格。香云纱的归属地问题在深圳和佛山两地广受民众关注。 香云纱,又名莨绸。是一种采用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经含矿河涌塘泥覆盖后,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用香云纱缝制的衣服由于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
查看更多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在南宁揭牌
2009.06.29
其他新闻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在南宁揭牌 6月25日,伴随着广西艺术学院2008级民族音乐表演班学子们阵阵悠扬的歌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揭牌仪式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广西各民族音乐从此在艺术学院里“安家落户”。 该中心将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为依托,全方位
传承
、发扬、创新广西优秀的各民族文化;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传承
发展”为宗旨,全面解读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与多样性。坚持传统原发性
传承
与高等艺术院校...
查看更多
保护好、利用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6.26
其他新闻
保护好、利用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大网讯 2009年6月21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接受中国人大网的采访。 中国人大网: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周和平: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
查看更多
刘延东视察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并观看“闽韵流芳”
2009.06.26
其他新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并观看“闽韵流芳” “闽韵流芳”歌舞戏剧专场演出结束,刘延东同志亲切慰问演职人员 6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以及教育部部长周济、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省委书记卢展工、福建省省长黄小晶、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省委常委、秘书长杨岳以及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等陪同下,视察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6月18日晚,刘延东同志以及周济、李学...
查看更多
1
800
801
802
803
804
8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