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为啥对剪纸有兴趣?因为剪纸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面对提问,毫村沟门村宋桂兰的回答让记者颇有些意外。宋桂兰已经78岁了,她所在的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是著名的剪纸艺术之乡。去年4月,丰宁在土城镇毫村沟门村建起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让宋桂兰又拿起了撂下多年的剪刀。截至目前,丰宁已建立8个这样的非遗扶贫工坊,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十个“非遗+扶贫”试点县之一。接到北京和全国各地的订单,学员们的日子有了新盼头。丰宁文化底蕴深厚,丰宁满族剪纸2006年入选了第一...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春节将近,年味更浓。当前,甘肃省多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正在陆续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通过集中展示非遗之美,给广大人民群众营造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张掖:九曲黄河灯阵亮灯了1月27日晚,在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举行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九曲黄河灯阵”亮灯仪式。不久前,“九曲黄河灯阵”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灯阵”。“九曲黄河灯阵”在当地流传了上千年,起源于殷商时期,阵内设三百六十五杆旗,并以365盏明灯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在人们一年一度的期盼中,在千家万户“忙年”的准备中,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与前人所述过春节的热闹、隆重相比,现代年俗有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比如,像祭灶王、请家堂等一些传统习俗有所淡化,抢红包、集五福、看春晚等渐成团圆守岁的新玩法,以往见面寒暄的拜年模式也有了电话拜年、网络在线拜年等替代样式。许多人因此感叹,年俗变了,年味淡了。与春节相伴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8年12月28日,中国·查干湖第十七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现场举行了“祭湖·醒网”仪式、文艺表演、头鱼拍卖等一系列活动。神奇壮观的查干淖尔冬捕习俗项目早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传承与生产、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吉林省地处东北亚腹地,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中华北方各民族在这一区域繁衍生息,农耕牧猎,同时也不断相互征战、流动,地方政权交替频繁。近现代,这里又是流民大迁徙的目的地,地域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融合...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月28日,2019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下简称“非遗月”)系列活动在山东济南启动。启动仪式上举办了主题为“中国节·中国年”的展演活动,山东多个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亮相,充分展示了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理念。今年山东的“非遗月”紧紧围绕中央和山东关于脱贫攻坚的有关要求和部署,充分展现全省非遗助力脱贫取得的丰硕成果。1月28日至2月19日“非遗月”期间,山东各地将举办685项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其中,近九成的活动直接或间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文化大集、春节联欢会、展览、庙会……春节临近,各类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动成为了全省人民春节里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旅游大餐。1月23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19年春节文旅惠民活动媒体见面会,通报春节期间全省文化旅游惠民活动情况。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凌之发布新闻,厅副巡视员王鹏等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今年春节期间,全省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将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1500余场次,覆盖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涵盖全省专业艺术、群众文化、文博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年画的题材越来越接地气,图为反映当代人生活的年画作品年画题材工艺品年画作品《竹报平安》年画传承人在制作年画贴近时代的年画作品《明镜高悬》非遗进校园:小学生在展示自己制作的年画作品1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2019“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之传统年画精品展在北京开展。这些年画为首都人民的春节生活,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过年贴年画,曾是中国人古老的习俗。不知从何时起,年画开始淡出国人的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记者1月29日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为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黑龙江将在未来3年着力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探索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黑龙江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强调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利用,在加快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等重要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同时,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保护力度,重点打造罗西亚大街、中东铁路建筑等一批反映地域文化的文物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重庆市依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不断加大对残疾贫困人群的非遗培训力度,成效显著。2015年,重庆市启动“研培计划”试点工作,残障人士石胜兰坐着轮椅进入研培课堂接受培训。目前,她凭着一双巧手年收入达5万元,已成为刺绣手工绣高级技工、重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7月,重点针对残障人士的蜀绣培训班在西南大学举办。重庆市相关部门积极响应,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提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陪同参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