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8月17日,河北省沧州文庙管理处和大运河孔子学堂共同举办了“中华书绣 百女绣福”七夕主题活动。 (摄影:李秋云)    8月17日七夕节这一天,各地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七夕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祈福纳祥过七夕    浙江省山海相连,七夕民俗活动异彩纷呈。据了解,全省共有14个与七夕节相关的非遗项目,其中,台州市温岭市石塘镇的七夕习俗和丽水市缙云县的张山寨七七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查看更多
要闻
由浙江省文化厅牵头、联合江苏省文化厅、四川省文化厅共同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于2009年9月28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在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保护传承责任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中国桑蚕丝织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推进。为切实开展人类非遗名录项目“3+N”保护行动实践,进一步做好履约工作,由浙江省文化厅指导、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传承座谈会于8月17日下午在中国丝绸博物...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8月16日,吉林传统戏剧节开幕式在长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场秀《传统戏剧 流光溢彩》拉开演出帷幕。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吉剧、喇叭戏、二人台等剧种及200余名戏曲演员同台献艺,为观众献上了一台经典荟萃、质量上乘的艺术盛宴。    国家京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大连京剧院、上海昆剧团、河南豫剧院、安徽省黄梅戏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第二届“中国浙江(绍兴)·全国曲艺小书(弹词、走书)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之中篇绍兴曲艺《陆游》专场浙江曲艺“三进”活动走进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曲艺联唱节目《非凡的浙江》(摄影:王俊华)全国曲艺小书(弹词、走书)传承发展论坛现场2015年“非遗薪传——浙江省曲艺展演展评”活动现场第二届“中国浙江(绍兴)·全国曲艺小书(弹词、走书)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开幕式现场    浙江曲艺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变化中,形成了众多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曲种。浙江...
查看更多
要闻
  2018年8月7日时值立秋,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与北京邮政公司联合首发“二十四节气(三)特种邮票”,这是继2015年春、2016年夏二十四节气(一)、(二)特种邮票首发后的又一次联合首发。  作为“二十四节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传承工作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致力于保护、研究和传承“二十四节气”等优秀农业文化遗产,努力推动全社会参与保护。  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设计,依照四季的概念,分春、夏、秋、冬四组,每组六枚,呈扇形排列,邮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甘肃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的技师郭宏杰和同事最近很忙,他们正在赶制一批百鸟朝凤图案的砖雕产品。随着砖雕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河州砖雕”品牌的打响,“飞”来临夏的订单越来越多。    目前,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像郭宏杰一样从事砖雕产业的有3000多人。他们集聚在该州的临夏县大大小小的砖雕企业中,实现年产值逾2亿元。在政府的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临夏砖雕产业化发展加快,走出了一条“非遗+扶贫”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径。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显著效果。  开展文化遗产普查。系统梳理文化遗产现状,开展了文物、非遗、戏曲、古籍等文化资源普查,对全省2.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115万余件(套)可移动文物、4500余项非遗项目、8万余部古籍、31个戏曲剧种进行登记建档。开展大运河(安徽段)沿线遗产调查,厘清文化资源。  实施分级分类保护。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形成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形成抢救式、教育式、博物馆式、生产性、宣传性等多种保护机制。创建重点戏曲保护...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将于9月13日—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本届非遗博览会的主题为“活态传承、活力再现”,旨在让非遗走近大众,贴近生活。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五大版块活动。本届非遗博览会主会场设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展馆共2层,展陈面积1.4万平米,现场活动分为五大版块。展演版块: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前广场,以及部分广场、公园,将举办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展演活动,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戏剧、曲艺等节目。展览版块:本届非遗博览会的主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图书出版物第六届“太行书会”曲艺邀请赛现场晋城市第十三届“凤鸣春晓”赵树理戏剧奖优秀剧目展演现场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里的冶铸博物馆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剪纸教学基地沁水县土沃乡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沃老花鼓教学基地吉利尔潞绸文化产业园陵川县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示范基地晋城市上党八音会赴南非文化交流专场演出现场 高平绣活专题展馆    8月16日至22日,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大美太行”系列活动将在山西省晋城市举行。届时,来自山西各地近百个国家级、省级传统戏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的工艺技法融入现代设计,结合竹编、银饰、箜篌、古歌等民族元素,呈现中华服饰的风采。不久前,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上,“木真湘韵——非遗服饰秀”精彩亮相。  在静谧悠长的恭王府,非遗服饰秀由苗族古歌演绎的爱情故事开场,经非遗成衣系列展示,以华服亮相结尾。设计师王晓琳表示,希望从传统的民族纹样里提取精髓,通过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来使传统服饰焕发新的活力。“木真湘韵——非遗服饰秀”苗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