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培训班17日在京开班
2016.10.18
其他新闻
开班仪式 本网讯 2016年10月17日上午9点,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培训班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报告厅正式开班。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张旭、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副处长赵瑾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项目专家古榕出席上午的培训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主任荣书琴主持开班式。 中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在国家层面全...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在波兰克拉科夫成功举办
2016.10.17
其他新闻
论坛开幕式中陈发奋副局长致辞(摄影:邓雪晨) 论坛现场 代表发言(摄影:王风)论坛现场 代表提问(摄影:邓雪晨) 本网讯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波兰共和国文化与民族遗产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于2016年10月11日至14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国际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是根据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成果及中、波两国文化部长2015年会晤共识所举办的,旨在建立中国—中东欧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
”亮相服装学院
2016.10.17
其他新闻
(摄影/北京青年报 袁艺) 从国宝级的苏绣大师花鸟作品到乡土气息的手工绑腿花带,从各国青年设计师的前卫设计到首都大学生的创意手工,这些近几天在北京服装学院都能看到。该校第十二届“科学·艺术·时尚”节于2016年10月15日开幕,开启了一场设计和手工艺的盛宴。 这场北服一年一度的节日将持续十天,部分展览向社会开放。今年艺术节着重服装服饰文化的古今融合与
传承
发展,由动态秀、静态展、学术论坛、大学生创意集市等活动组成。昨天上午,由北服主办的2016国际青...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遇恭王府
2016.10.17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支持设立的传统工艺工作站新作品日前亮相北京恭王府。身着民族刺绣时尚服装的模特在古宅大院的走秀,拉开了“为民族
传承
,为生活创新”主题展的序幕。 今年3月起,文化部陆续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和高校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与当地
传承
人、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民间手工艺人的前提下,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
传承
人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扩大就业。目前,已经设立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等站...
查看更多
“元气满满的手艺会生长”——中外手工艺人京城论道
2016.10.11
其他新闻
“生活是向前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手艺不应仅仅是一个‘秀’。我们要
传承
和留住手艺,让手艺真正融到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方式里。鲜活的手艺不是简单学会,元气满满的手艺应该是会生长。”10日开班的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上,来自景德镇的学员余乐恩的一番话,道出在座手工艺人的心声。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首都博物馆主办的“文化管理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10日至13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围绕手工艺设计的主题,邀请英国...
查看更多
多方协作推动地方戏人才培养——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综述
2016.10.10
专题报道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舞蹈系学生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剧目”展演 中国戏曲学院第六届青研班汇报演出《别母乱箭》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
传承
发展的若干政策》,及今年7月文化部召开的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厘清地方戏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形势,推动地方戏人才培养工作,日前,文化部邀请了部分地方戏人才培养单位和地方戏演出单位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共商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积极探...
查看更多
佳节又重阳——重阳节习俗知多少?
2016.10.09
专题报道
重阳的来历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月并阳,故曰重阳。重九成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两晋、南北朝时九月九日人们登高食素,时为“素节”,风行全国,唐时诏令为节,现为天下华人之节。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重阳节已成为多元性的节日,伴有形式多样的习俗,在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比利时:让手工艺在生产流通中活态
传承
2016.10.08
专题报道
比利时巧克力制作师正在手工制作巧克力比利时“手工业者日”一家玻璃工艺品作坊向公众免费开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不应墨守成规,而是以能够体现当代精神、富含美学价值的工业创造,在满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实需求的同时,实现保留本土化传统的生活理想。比利时通过政府、民间、商业三股力量,助推传统手工艺在生产和流通中获得活态保护与
传承
。 政府:承认从业者和企业的合法地位 2013年12月13日,比利时联邦政府部长理事会通过了中产阶级、企业家及中小...
查看更多
热贡艺术:金色谷地上的希望
2016.10.08
专题报道
7月底,记者来到黄河南岸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在那里感受到了热贡文化的魅力。 地处隆务河流域的同仁县隆务镇及其周边地区,藏语称之为“热贡”,意为“金色的谷地”。这里是青海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明清老街。热贡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在这里落户。热贡艺术主要包括绘画(唐卡、间唐)、堆绣、雕塑(木雕、泥雕、石雕)、建筑、图案等。这里已正式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单位,并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老戏曲 新魅力——湖北“戏曲进校园”成优秀文化
传承
“大课堂”
2016.10.08
专题报道
开学伊始,湖北孝感的学生们向戏曲演员学习基本动作。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艺苑新事·戏曲进校园】 开栏的话: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
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
传承
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出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一年来,戏曲正逐步走进各地大中小学,融入校园生活中。当古老戏曲与莘莘学子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从今日起,本网推出《艺苑新事·戏曲进校园》系列报道,展现“戏曲进校园...
查看更多
1
680
681
682
683
684
8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