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7 星期一 农历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1)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3)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专家纵论“非遗”保护利用:警惕破坏性保护
2010.10.18
其他新闻
专家纵论“非遗”保护利用:警惕破坏性保护 2010年10月1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在济南行。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祈庆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就“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合理利用各抒己见。 周和平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建设起来的共同的精神家...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受到民众追捧
2010.10.18
其他新闻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受民众追捧 2010年10月15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蓝印花布、彝族刺绣、藏族唐卡等600多个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民众追捧。人潮涌动的展馆,争先恐后的消费者,似乎给了众多还处在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复苏的信心。 “非遗”之美难以抗拒 15日下午,已经是博览会清场时间,“彝族(撒尼)刺绣”展厅里还是挤满了人,色彩绚丽的刺绣抱枕、台布成为人们争相选购的物品。济南...
查看更多
木卡姆艺术有了“保护神”
2010.10.18
其他新闻
木卡姆艺术有了“保护神” 2010年7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现场出现了罕见的一幕:所有参会的人员都为一部地方法规投了一票,使它成为全票通过的条例。 这部条例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它是新疆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一审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新疆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后的第二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以及我国专就保护“人类...
查看更多
两岸首次共同举办汉字艺术节
2010.09.17
其他新闻
两岸首次共同举办汉字艺术节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9月16日的北京太庙,一群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白衣少女,用优雅的歌声演绎了3000年前的《诗经?庭燎》,备受瞩目的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由此拉开帷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许嘉璐,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顾问李洪峰,台湾“文化总会”副会长林澄枝,以及近百名来自两岸的文化界代表、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出席开幕式。 李洪峰在致辞中说,首届两岸汉字艺...
查看更多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增强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
2010.09.16
其他新闻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增强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由以往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日益增强。各地党委、政府积极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社会公众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已日益...
查看更多
专家:非遗保护立法层次低 需上位法协调
2010.09.13
其他新闻
专家:非遗保护立法层次低 需上位法协调 图为宁夏回族民间乐器哇呜、咪咪、口弦等。(资料图片) “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这是宁夏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 宁夏回族群众称为哇呜、咪咪、口弦的回族民间乐器,具有独特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由于这些乐器演奏的器乐曲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才有了上述谚语。但是,现在宁夏民间会演奏这些乐器的艺人已经难以寻觅。除了口弦还有部分有一定技艺的吹奏者外,哇呜、咪咪在民间已经很少有高水平的吹奏者...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向学院化和大众化两个方向齐头并进
2010.09.13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向学院化和大众化两个方向齐头并进 8月19日,安塞剪纸正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月刚刚闭幕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丹霞地貌双双“申遗”成功。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文化遗产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同时,随着普通大众对“非遗”保护的热情逐渐升温,各高校也纷纷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士学位,7月3日,我国第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博士生、师从田青教授的宋本蓉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学院化:教育...
查看更多
《中国昆曲衣箱》出版
2010.09.01
其他新闻
《中国昆曲衣箱》出版 由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题词、尚长荣题签的《中国昆曲衣箱》近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蔡正仁、郭宇、龚和德分别为该书作序。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昆曲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衣箱及其穿戴规制与昆曲表演艺术一样,是昆曲演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昆曲衣箱》将几百年来形成的昆曲衣箱内容从文字、图片上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分大衣箱(文服、文扮)、二衣...
查看更多
手工业老字号:不可待字闺中
2010.08.31
专题报道
手工业老字号:不可待字闺中 很多老字号一直以为自己身负金字招牌,自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现代商战中,品牌传播已经成为企业壮大和保持长久影响力的不二法门。曾有人说,如果可口可乐一天不做广告,其销售量将下降10%,现代企业的品牌传播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往往是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进行海陆空立体轰炸。 全球化的中国,对所有的企业,无论是新兴企业还是老字号,都发起了挑战。老字号若要复兴,最主要的元素,即是融入现代社会,以变应变,与时俱进。对老字号...
查看更多
热贡艺术:从“深锁寺院”到产业化发展
2010.08.31
专题报道
热贡艺术:从“深锁寺院”到产业化发展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一些村庄“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制作和销售热贡艺术品成为农牧民重要收入来源。 为扶持传统文化,青海省成立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热贡艺术产业化。 为农牧民创收 热贡艺术属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包括唐卡、壁画、雕塑、雕刻、堆绣、建筑装饰图案彩画等形式,发祥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尖扎一带。 在同仁县郭麻日、年都乎等村,从事热贡艺术品制作的艺人有两千余人。不到40岁的...
查看更多
1
753
754
755
756
757
88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