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7 星期一 农历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1)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3)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外忧内困"亟待科学保护
2010.05.18
专题报道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外忧内困"亟待科学保护 原料缺乏、
传承
人缺失、市场萎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诸多困难,亟待科学保护。歙县砚厂的工人在刻砚徽墨“非遗”项目万安罗盘
传承
瓶颈 记者采访发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外忧内困”。 从“非遗”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
传承
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瓶颈”。以宣纸为例,虽然有着1000多年历史,被誉为“纸中之王”,但在宣纸之乡安徽泾县,宣纸行业却面临企业招工难、原材料收购难...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2010.05.14
专题报道
中国书法: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入选理由】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 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历经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书法申报书...
查看更多
云锦,时间沉淀出的奢侈织物
2010.05.13
专题报道
云锦,时间沉淀出的奢侈织物 传统工艺的奢侈价值 南京云锦,这门古老的织造艺术,被公认为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是人类丝织品文化的“金字塔尖”。它从设计图稿变成织物的过程如同电脑运算一般精确而复杂;它的颜色使用繁复程度超越了以配色细腻著称的苏绣;它大量使用金线、银丝、孔雀羽,在流光溢彩的织物表面不动声色地传达奢华巅峰……而这一切,都是依靠设计师和织工耗费心血,对每一个细节都持同样严谨而考究的态度,花费大量工时才完成最终的作品。 两名熟练织工在大花楼...
查看更多
首个苗绣“数字博物馆”将
传承
“穿在身上的历史”
2010.05.13
其他新闻
首个苗绣“数字博物馆”将
传承
“穿在身上的历史” 8个省份的百余个苗族支系的数千种苗族服饰图案,将会被首次系统收录进“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这座苗绣的“数字博物馆”记载着苗族“穿在身上的历史”。 在中国56个民族中,苗族人口900多万人,位列第四。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最具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特殊艺术形式。苗族刺绣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但是随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绚烂多彩的苗族文化和苗绣等传统技...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十月在济举办
2010.05.13
其他新闻
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十月在济举办 记者今天从济南市文化局获悉,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10月15日至18日在济南举办,这是文化部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会,今后将每两年在济南举办一届。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继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之后,由文化部主办的又一项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会。博览会以“保护、
传承
、利用”为主题,旨在充分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交易博览平台,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场进而形成...
查看更多
从北川到玉树 为抢救文化遗产奔走
2010.05.13
其他新闻
从北川到玉树 为抢救文化遗产奔走 北川、玉树地震发生后,人们在关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关注着当地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中国民协等单位为此积极行动起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今天,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由民进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和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从北川到玉树”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展示了《羌学文库》与《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两项重大文化遗产抢救...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踯躅中寻找光亮
2010.05.13
专题报道
雕版印刷:踯躅中寻找光亮 雕版印刷,是扬州的骄傲。因为它是这个城市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里的双博馆藏着几十万片古老的雕版版片,尤其因为这里还生存着一群能在木头上刻得风生水起的老艺人。 老一代:沉重的责任 据资料记载,扬州的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历来是刻印历书风气最盛的地区之一。82岁的王澄老先生写了一本《扬州刻书考》,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扬州广陵刻印社初创时期的主要参与者,他见证了扬州雕版一个短暂岁月的辉煌,在这本书中,他把属于扬州的雕版历史...
查看更多
镇平玉雕 走向世界
2010.05.13
专题报道
镇平玉雕 走向世界 南阳的镇平玉雕历史悠久,博采南北之长,雕刻工艺生动逼真,形神兼备,文化底蕴深厚,形成独有的风格,享誉海内外。镇平县也被誉为“中国玉雕之乡”。 历史悠久 列入国家“非遗” 镇平玉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出土文物考证,镇平人制作和使用玉器的历史被锁定在4000年前。秦汉时期,镇平为关中通往江淮的要道,秦晋文化和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孕育出独特的镇平地域文化,推动了玉雕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张衡《南都赋》曰:“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
人:要亲眼看着绵竹年画走向世界
2010.05.13
专题报道
非遗
传承
人:要亲眼看着绵竹年画走向世界 “要亲眼看着绵竹年画走向世界” 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四川展区,代表着绵竹年画精髓的“门神”,在一簇簇青青绿竹、一排排青瓦灰墙的映衬下,从古色古香的川居木门上跃入眼帘―――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涅??之后,用这样的方式,向世人昭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生。可有谁能想到,如此精致的画纸,竟然出自一位耄耋老者之手。他,就是绵竹年画南派传人、91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陆丰皮影 千古化身巧手得来
2010.05.12
专题报道
陆丰皮影 千古化身巧手得来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陆丰皮影戏今年7月底将在上海世博会登台演出,届时,世博会中国馆将为陆丰皮影戏提供一个专场,一天演两场,持续一个星期。 据了解,为更好地达到表演效果,陆丰专门为世博会准备了《八仙贺寿》、《两朋友》、《东郭先生》、《龟与鹤》等皮影戏节目。 陆丰皮影是中国三大皮影体系(滦州影、陕西影、潮州影)中的潮州影在大陆唯一遗存,也就是南派皮影的唯一代表。陆丰皮影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正参与“中国皮影...
查看更多
1
759
760
761
762
763
88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