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25   星期四   农历八月初四   秋分 秋分
搜索
专题报道
“世界最古老电影”中国皖南皮影戏有消亡危险     “趁着皮影戏还未向当代告别之际,您是否愿意看它最后一眼。”这是印在皖南皮影博物馆馆长何泽华名片上最醒目的一句话。  何泽华是皖南皮影戏第九代唯一传承人。用自己多年积蓄,他在新年刚刚建成了一家免费民间皮影博物馆。  然而记者刚到这个博物馆所在的宣城市水东小镇时,问及博物馆所在地,当地群众均摇头表示不知。他们对于过去常看的“老玩意儿”已经不感兴趣,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何泽华曾卖出1万多件皮影,用收入的70多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酒曲”后继无人兰州“划拳”能申遗吗?     “一个嘛就尕老汉哟哟,  七呀十七来嘛哟哟,  我们再加上个四岁者叶子儿青呀。  八呀十一来嘛哟哟。  八仙的个桌子上哟哟,  吃一杯子酒来嘛哟哟,  怎么样子吃者叶子儿青呀,  酒不醉来嘛哟哟。”  这是酒曲《尕老汉》中的经典唱段,倘若在酒桌上听到这样的歌声,想必喝酒之人又会多了一层享受……兰州是一座多民族交融居住的城市,有悠久的饮酒习惯和历史,兰州人爱喝酒、能喝酒,无论是婚丧嫁娶、乔迁升职等等,都喜欢喝上...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秦腔博物馆:再现秦腔往日辉煌    1月20日,中国秦腔博物馆在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中段经典风情区落成,展馆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纷呈的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这个投资达上千万元的中国秦腔博物馆将于1月26日隆重开馆。  展馆主要由序厅、演员篇、班社篇、音乐篇、剧目篇、舞美篇和观演篇七部分组成,大量的展品都是从民间征集的清代以来的秦腔曲谱、脸谱、剧本、服饰等实物资料,而且通过互动性触摸屏等,观众可以了解和欣赏任何一个秦腔名家和名段,并在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景德镇计划复烧历代瓷窑传承千年手工技艺 1月21日下午,景德镇召开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暨明代葫芦窑复烧新闻发布会(邓小勇/摄)     去年成功复烧清代镇窑之后,景德镇将在今年10月瓷博会期间复燃600年前的明代葫芦窑。1月21日下午,记者从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暨明代葫芦窑复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将逐步复烧景德镇历代的典型瓷窑,其中包括宋代的龙窑、元代的馒头窑和明代的葫芦窑等。  今年10月复烧明代葫芦窑  据景德镇市文化局负责人江华介绍,去年成功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龙泉青瓷“非遗”效应凸显     近日,龙泉青瓷协会会长徐定昌不断接到全国各地的陶瓷组织和青瓷收藏者的电话,表示要来龙泉参观和购买收藏青瓷,徐定昌说,外界对龙泉青瓷的关注度从来没有这么高,这都是龙泉青瓷成为世界“非遗”带来的效应。  前不久,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惟一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成功“申遗”,极大地激发了青瓷艺人的创作激情...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河南部分“非遗”门类濒临灭绝     1月22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出炉”。该报告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南省分布较为均衡,尤其是在豫东、豫南、豫西、豫北的一些农业区域,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但由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各个门类都呈现出濒临灭绝或变迁演化的趋势。  民间文学方面,由于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电视、电脑等现代媒体的普及等多种因素的冲击,河南大部分依靠口头...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徽风皖韵        ――安徽非遗项目将亮相上海世博     花鼓灯黄梅戏尽显徽风皖韵   根据世博会的统一安排,今年6月23日-6月27日被确定为“安徽周”,届时徽文化将把徽风皖韵唱响世界。安徽周上将突出“弘扬徽文化,建设新家园”的主题,突出展现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多彩的民间艺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了让“安徽味道”能浓,省文化部门精心准备了适合世博会广场的文化演出,在题为《盛世徽韵之徽萃流彩》的演出中,将以安徽享有盛名的花鼓...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吟诵学会成立周有光、南怀瑾祝贺     全国唯一的吟诵团体中国吟诵学会二十四日在此间成立。周有光、南怀瑾共同对这一文化盛事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  “汉语拼音之父”、一百零四岁的周有光寄来贺词:“厚今而不薄古,重中而不轻外。”九十二岁的国学大师南怀瑾也用“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共贺中华吟诵学会的成立。  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系统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吟诵的内容是儒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阜新玛瑙业如何长大  李青春一家人都在经营玛瑙业,传承技艺的同时,发家致富。 阜新玛瑙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李洪斌     “阜新玛瑙雕”被列入国家首批“非遗”名录    阜新占领了国内玛瑙市场50%的份额    玛瑙产业直接吸纳5万人就业    新闻背景:  2006年,国务院将“阜新玛瑙雕”正式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玛瑙“素活”大师李洪斌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阜新玛瑙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在去年2月份举行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中,李洪斌的一件作...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总结工作进展 部署今年任务    中国文化报记者杜洁芳报道:1月20日,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等在北京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09年度工作会议。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寅出席,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及文化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了一年多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规划和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