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成都国际非遗节获金奖
2009.07.09
其他新闻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成都国际非遗节获金奖 “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展场 本网讯 近日,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最高奖项――“太阳神鸟金奖”。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地区...
查看更多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亮相澳门
2009.07.08
其他新闻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亮相澳门 应澳门文化局邀请,江苏省文化厅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组织苏州、常州、无锡、镇江、徐州、扬州、连云港、南京8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今年8月中旬至明年5月分批赴澳门举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记者昨天在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参展项目与时间已经排定,苏州是唯一派出两批代表的城市,将有4个非遗项目参与主题展示。 从2003年起,江苏省文化厅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京博物院、苏州...
查看更多
危机中谋发展 蜀绣
传承
探路“产业突围”
2009.07.08
其他新闻
危机中谋发展蜀绣
传承
探路“产业突围” 日前,四川郫县占地50亩的安靖镇蜀绣公园开门迎客,开放一个周内,就吸引了5万多人次进园参观。与此同时,当地一个占地300亩的蜀绣文化产业园完成规划;位于青羊区的锦绣工场博物馆也在成都非遗节前两天开馆。这些集中登场的文化产业项目正成为蜀绣产业化的试验场。 尽管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点,但从上世纪末开始的市场萎缩让蜀绣几乎被边缘化。蜀绣产业的年产值不足3000万元,和苏绣每年30亿元的产值...
查看更多
“木雕父子”高公博、高敏同一种坚守,不一样的路径
2009.07.07
专题报道
“木雕父子”高公博、高敏同一种坚守,不一样的路径 博览会上,一对父子很引人注目――父亲高公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儿子高敏,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父子俩都从事黄杨木雕创作。 高公博创作黄杨木雕已经快40年了。20世纪80年代,在黄杨木雕市场十分不景气的时候,许多人改行离开了,而他却坚持了下来,埋头钻研艺术,发展了黄杨根雕,独创了黄杨劈雕,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黄杨木雕一般采用先立意后找木的方法。而树根雕和劈雕却以发现材料为先、立意创作在后,在奇...
查看更多
成都:大手笔发展蜀绣
2009.07.07
其他新闻
成都:大手笔发展蜀绣 记者从成都市振兴蜀绣、共谋发展推进会获悉,成都市将通过扶持蜀绣
传承
人、建设蜀绣文化产业园、创新蜀绣产品等手段,打造蜀绣文化
传承
基地,加快蜀绣产业振兴步伐,从而更好地保护和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文化。 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但长期以来,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却不如苏绣、湘绣、粤绣。据了解,目前成都市仅有数家企业从事蜀绣的生产销售,面临着市场不大、发展不快、人才断档的窘境。此外,由于一些蜀...
查看更多
“香山帮”后代改做布生意
2009.07.07
其他新闻
“香山帮”后代改做布生意 香山传统建筑营造的鼻祖蒯祥建造了皇家宫殿“紫禁城”,而蒯家主脉的后人却已经“绝传”技艺。日前,由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大学生组成的“‘香山帮"传统技艺的保护与
传承
调查”小分队,就香山帮的技艺
传承
问题与蒯家二十三代世孙蒯岐山展开对话。 “香山帮”是一个
传承
千年的建筑流派,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却面临着
传承
的难题。自从蒯老的高祖考中科举之后,蒯家的儿孙渐渐不再从事这种传统工艺,改试科举。“本来我是想继承木工的,办...
查看更多
南京非遗
传承
“从娃娃抓起”
2009.07.07
其他新闻
南京非遗
传承
“从娃娃抓起” 7月7日上午,“我是小小
传承
人”夏令营活动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拉开帷幕,数十名非遗
传承
人和民间艺人将开设“非遗课堂”,手把手地教小学生们学习剪纸、泥塑、彩绘葫芦等民间绝活。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活化石”正从“深闺”走进社会的每个角落,而学校课堂已经成为非遗
传承
的“主阵地”之一。 去年年初,南京十三中锁金村分校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白局演出”。徐春华、周慧琴和黄玲玲等白局艺...
查看更多
“蜀绣”――中国刺绣艺术的绝唱
2009.07.07
专题报道
“蜀绣”――中国刺绣艺术的绝唱 一、蜀绣的发展近况简介 蜀绣艺术起源于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因为川西平原古称“蜀”,故川西的手工刺绣被称为“蜀绣”。蜀绣的兴起与蚕丝织品的出现密切相关。“蜀”字在古时是一种野蚕的名称,后来因为蚕丝业的兴盛,川西也就被称为“蜀”。 蜀绣是全国四大名绣之一,根据三...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黄山歙砚
2009.07.07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黄山歙砚黄山歙砚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安徽站洪波、刘军,黄山台汪娜):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意思是中国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其中,砚因为材质珍贵、做工精良,更是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受到文人墨客的特别珍爱。在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有一种砚台叫歙砚,是中华四大砚品之一,至今已有1200百多年的历史,它因产于唐宋时期的歙州而得名。 目前,安徽黄山所开采...
查看更多
蒙古族服饰的寻根之旅
2009.07.06
专题报道
蒙古族服饰的寻根之旅 2004年“蒙古服饰艺术”被文化部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40个试点项目之一。 2006年,自治区组织了田野调查组重点在区内调查,先后走访57个旗县,采录各种蒙古族服饰、配饰4000多件,拍摄照片8000多张,基本摸清了内蒙古境内蒙古族服饰艺术现状。 2007年,田野调查组又重点到区外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青海、甘肃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同时,评选命名了首批19个蒙古族服饰艺术
传承
人、2名...
查看更多
1
788
789
790
791
792
8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