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专家学者赴灾区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灾状况
2008.07.07
其他新闻
专家学者赴灾区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灾状况 2008年6月24日至26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承办的“全国地震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全国地震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恢复重建规划论证会” 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对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灾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社会文化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主编吕品田考察年画制作...
查看更多
如何留住你,羌族民间口头文学
2008.07.07
专题报道
如何留住你,羌族民间口头文学 羌族释比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 释比使用的法器:皮鼓等 羌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但口传历史和口头文学的内容却十分丰富,羌族民间艺人曾用口述的方式延续着羌族文化的生命,他们大多是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者或是唯一传人。羌族的口头文学历史和现状如何?我们如何握住他们的手,给以温暖和呵护,不让口传心授的民间口头文学成了断线的风筝?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羌族文学史》一书的作者李明先生。 记者:请您谈一...
查看更多
细说羌语,解读释比
2008.07.07
专题报道
细说羌语,解读释比 羌族葬礼上老人们在跳祭奠舞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提供祭祀活动中的释比(本网资料) 每去调查一次,心就沉一次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家孙宏开,曾因工作关系4次深入羌族地区,对羌族的语言、文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这次在“5.12”地震中备受关注的桃坪羌寨就曾多次留下他田野调查的足迹,记者的采访也从这4次田野调查开始。 孙宏开虽已74岁高龄,但思维敏捷,记忆力相当好,他告诉记者:这4次调查的时间分别是1956年(两个多月)、1958年...
查看更多
羌笛溯源
2008.07.07
专题报道
羌 笛 溯 源 晓庸 (羌族) 羊皮鼓舞 巫允明/摄 羌笛 民族宫博物馆/提供 在那悠远的岁月中,我远古的先祖们是何时将羌笛吹响,它又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与神形?只要那悠扬的笛声还在响起,人们就不会放弃探寻。 被认为属于古羌人文化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千年的铜刀,那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把金属刀具。同样是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被认为是中国彩陶鼎盛阶段的代表,其文化成就之大、艺术水平之高,它处难以比肩。特别是马家窑出土的舞蹈纹盆,它所描绘...
查看更多
学者眼中的羌族多声部民歌
2008.07.07
专题报道
学者眼中的羌族多声部民歌 2006年6月“文化遗产日”演出:羌族多声部民歌 酒歌 (本网资料) “据我的调查,中国有多声部民歌的民族应该有30多个。北方民族少一些,南方民族多一些。”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樊祖荫介绍说。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中调查,首次发现了中国多声部民歌的存在。而在当时有关中国音乐为什么落后的大讨论中,没有复音音乐是主要理由之一。上世纪50年代初,文艺工作者首次在贵州黎平、从江发现了多声部侗族...
查看更多
“复音孤岛”的千年羌歌
2008.07.07
专题报道
“复音孤岛”的千年羌歌 羌族老人在唱多声部民歌 (资料图片) 仁青的家在四川省松潘县热雾区的小姓乡,这里是黑水、松潘和茂县交界的三角地区,几千年来,岷江、黑水河、热雾河把这里包围,宛如孤岛。但他们却拥有一笔其他羌族人少有的财富――多声部音乐。 仁青的父亲郎加木是当地有名的羌族歌王,六七岁开始,仁青就跟着爸爸到处去唱歌了。“羌族的民歌大多是多声部,要两个人或者两人以上才能唱。”仁青的搭档是从小的玩伴格洛,后来成了他的妹夫,他俩一起组成了“毕曼”组合...
查看更多
羌族文化该怎样重建
2008.07.07
其他新闻
羌族文化该怎样重建震后的羌寨震前美丽的汶川 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汶川映秀镇接受中外记者采访,谈到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重建问题时明确指出,要保护好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古老文化和文明。随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 5月30日和6月1日,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相继召开了“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民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座谈会”和“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为灾后重建中羌族文化保护献计献策。官...
查看更多
川紧急申报羌笛羌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
2008.07.07
其他新闻
川紧急申报羌笛羌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 四川省目前正在开展对汶川地震中受损严重处于濒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的推荐、申报工作。 据省文化厅教科处处长郭桂玲介绍,省文化厅日前已组织专家开展了对绵竹年画、羌年、羌族多声部、羌绣、羌笛、羌族羊皮鼓舞、川北薅草锣鼓、青城洞经音乐、青林口高抬戏、桂花土陶等多项受损严重处于濒危的国家级非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的推荐工作,并上报文化部审批。 “根据国家规定,国家级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在巴黎举行
2008.07.06
其他新闻
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在巴黎举行 中新社巴黎七月五日电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五日在法国巴黎揭幕,吸引了众多华侨华人和法国各界人士参观。 这次展览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法国《欧洲时报》文化中心和法国丝绸之路协会联合举办。展出的图片近九十幅,分“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游戏中的体育”和“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体育”等八个部分。 据介绍,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的作品是从近千名摄影家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今年上半年已先后在广州和台湾展出。接着除在欧洲巡展外,还将赴美国展出。今年...
查看更多
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如何保护灾区“非遗”
2008.07.04
其他新闻
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如何保护灾区“非遗”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四川、甘肃、陕西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区,不仅造成三省和重庆市等文化系统生命财产遭受重大灾难,也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震后,文化部紧急调拨款项,先后派出抗震救灾工作组和灾后文化设施重建规划组,对灾区安置过渡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建特别是羌族、藏族文化遗产保护等进行考察、指导和规划。就此,记者采访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汶川地震对我国非...
查看更多
1
838
839
840
841
842
8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