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羌族舞蹈太丰富了
2008.06.20
专题报道
羌族舞蹈太丰富了羌族萨朗舞蹈 巫允明/摄 如果从1983年开始计算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巫允明与羌族舞蹈的缘分,时间已经过去25年了。这么多年来,她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四川岷江上游那丰富多彩的羌族舞蹈文化。“羌族舞蹈实在太丰富了,现在仅有两项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少了,远远不够。” 山沟子里寻找羌族舞蹈 1983年,巫允明前往四川茂汶地区,为《民间文艺集成?舞蹈卷》拍摄照片资料。她进入羌族聚居的茂汶地区时,只有一条县级公路,路...
查看更多
傩戏和傩戏面具
2008.06.19
专题报道
傩戏和傩戏面具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
传承
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
查看更多
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法律保护
2008.06.19
其他新闻
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法律保护图为去年5月在成都举行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羌族小伙儿在表演羊皮鼓舞(资料图片) 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损失严重。 四川省有着源远流长、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巴蜀人生命记忆的根,是巴蜀文化之根,也是“中国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受灾严重的北川县是我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的羌族史诗、羌族民间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多。地震却让这种“多”瞬间变“少...
查看更多
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 我们共同的责任
2008.06.19
其他新闻
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 我们共同的责任 日前,为更好地保护和抢救地震灾区羌族文化,中国民族博物馆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关注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延续、
传承
,并为之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倡议全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汶川是羌族聚居县。汶川以及其他羌族聚居县严重受灾,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以及诸多羌寨几乎被夷为平地,绵延数千年的羌族文化遗产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民族文...
查看更多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2008.06.18
其他新闻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网讯 2008年6月16至17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为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修复、重建及
传承
恢复规划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规划。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文化部社文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屈盛瑞副司长、周小璞巡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海峡两岸交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2008.06.18
其他新闻
海峡两岸交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新华网福州6月17日电(记者 许雪毅)“不管是南音、昆曲、歌仔戏,还是妈祖文化,当前两岸交流的良好态势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传承
带来新的生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举世关注的海协会和海基会复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在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华夏儿女更加关注我们民族文化的
传承
。记者调查发现,新形势下两岸携手将更好地推动非...
查看更多
紧急行动抢救羌族文化
2008.06.17
其他新闻
紧急行动抢救羌族文化 在各级文物部门和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支持下,一个抢救羌族文化的行动,正在北川进行。 羌族文化遭遇灭顶之灾 5.12地震给北川羌族文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805件馆藏文物全部被埋,无一幸免,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也在地震中遇难。 "大地震给羌族文化造成创伤,是毁灭性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泽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羌族的碉楼、吊脚楼等羌族民居,祭祀塔及羌族服饰羌族民俗文物、实物,流传了几代甚...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防“重申报、轻保护”
2008.06.17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防“重申报、轻保护” 新华网银川6月10日专电(记者曹健)记者日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专题采访时了解到,随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制定工作的开展,各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但应防止出现“重申报、轻保护”现象。 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一方面,部分贫困地区列入名录的保护项目,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不少贫困县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经费而无法实施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一些
传承
人抱着“先申报再说”的心理...
查看更多
“2008文化遗产日” 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2008.06.17
其他新闻
“2008文化遗产日” 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北京: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启幕。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08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
查看更多
第三次“文化遗产日”五大亮点夺目
2008.06.17
其他新闻
第三次“文化遗产日”五大亮点夺目 人民网讯 记者郑娜、苗春报道:在日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文化部等部门表示将在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前后3个月内,组织演出、展览、讲座等百余项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此次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主要体现5大亮点。 ★★★亮点一: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510个项目入选 6月14日文化遗产日当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查看更多
1
843
844
845
846
847
8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