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2 星期二 农历六月廿八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3)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95)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彰显中国魅力 文化部2007对外文化工作十大亮点
2008.01.16
其他新闻
彰显中国魅力 文化部2007对外文化工作十大亮点 2007年,文化部对外文化工作紧紧围绕“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大局,服务于国内文化建设,服务于促进祖国统一”的总体方针,积极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部2007年工作要点》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外文化工作积极配合重大国事活动,进一步彰显了文化外交魅力;着力开展全方位对外文化...
查看更多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8.01.16
其他新闻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非物质...
查看更多
寒冬跳於菟――最后的楚风神舞
2008.01.02
专题报道
寒冬跳於菟――最后的楚风神舞 12月29日,是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一群於菟裸奔串巷,冰河净身,吸引了1000多名中外游客。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是当地特有的祭祀二郎神、驱妖求吉祥的民俗活动。於菟系古汉语,意为老虎,由七名画着虎豹纹的半裸男子扮演,两名大於菟,五名小於菟。仪式开始后,於菟在巫师的驱赶下,舞蹈狂奔,翻墙越户驱赶妖魔。 据悉,年都乎村於菟舞从江南楚地或楚人后裔巴人居住...
查看更多
《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面世
2008.01.02
其他新闻
《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面世 历经国内学者及
传承
人20余年的抢救整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满族说部,近日终于拂尘面世。记者从吉林人民出版社获悉,首批《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现已由该社正式出版发行。 “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女真人自辽、金以来在民间流传的长篇说唱艺术,代表着满族及其先民口头文学的最高成就。它以讲唱部族英雄史诗为基本主题,内容包括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社会生产、生活和氏族发展的历史缩影与生存轨迹,情节完整,气势恢弘。但...
查看更多
保护与
传承
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2007.12.21
其他新闻
保护与
传承
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本网讯 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历经漫长的发展,形成独特完整的体系,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涵着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思想。以往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主要通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形式,侧重物质和静态的层面,而对营造技艺和
传承
人的保护重视不足。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也已被列入保护范围,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对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研究也拓展了古建研究的视野...
查看更多
冬至节的民俗
2007.12.20
专题报道
中国冬至节的民俗 冬至是24个节气之一,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礼记·月令》载:“是月也,日短至。” 每年仲冬之月的冬至日,这一天日昼在一年四季中最短,所以又将“冬至”称为“短至”。而冬至后,白昼从最短的一天逐渐加长,故冬至又称为“长至”。由于有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最早在春秋时代古人通过土圭观测太阳定出了这第一个节气――冬至。《史记?律出》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易经》上也有“冬至阳生...
查看更多
270个民间文化“宝贝”都要保护起来
2007.12.17
其他新闻
唱越剧的茅威涛、唱小热昏的周志华……270个民间文化“宝贝”都要保护起来浙江省首批非遗
传承
人昨起公示 和物质遗产保护的是实物本身不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口传心授的文化和技艺,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落实到人。因此,在浙江省文化厅官方网站上,昨天,出现了270个名字,他们作为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拟确认名单被公示。其中有茅威涛、董柯娣、周志华等大家比较熟悉的名人。 这批要被保护起来的人,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
查看更多
传统佳节 法定休假
2007.12.17
其他新闻
(政策解读)传统佳节 法定休假 采访人:人民网记者 朱剑红 解读人:国家发改委负责人 现行节假日安排显不足 四大原则指导调整方案 1999年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了3天,共10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三是存在以法定节假日代替个人假期的倾向。 从国际经验看,居民个人的出行包括休假、旅游、探亲等...
查看更多
中国古建筑保护呼唤“理性回归”
2007.11.28
其他新闻
中国古建筑保护呼唤“理性回归”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城市建设掀起旧城改造热潮,一大批历史街区和古建筑被夷为平地,欧陆风盛行;进入二十一世纪,历史古城的保护和开发被提上各城市建设规划的最重要内容,留住城市的历史文脉渐成共识。 一时间,重建的古建筑、新建的特色街如雨后春笋涌现。不少地方甚至把残存的历史建筑拆平,再按原样“克隆”重建,建设者如此理解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令专家学者甚是担忧。 “不要以为按照历史原样重建一座古城或古街就是传...
查看更多
地名同样是文化遗产 对乱改地名说“不”
2007.11.26
其他新闻
地名同样是文化遗产 对乱改地名说“不” 嘉 宾: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主席、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 对话人:人民日报记者苏显龙 我国现存千年以上古县700多个、古镇千余个 古地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 记者:前不久,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二十四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地名保护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社会如此高度的重视? 刘保全: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具有本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特别...
查看更多
1
867
868
869
870
871
8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