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绵竹年画基地震成废墟 所幸南北派传人犹在
2008.06.30
其他新闻
绵竹年画基地震成废墟所幸南北派传人犹在 人民网四川视窗6月27日讯 “这次大地震,尽管使年画博物馆变成危房,最大的年画基地之一的遵道镇被完全夷为平地,但是我们的100多个年画艺人没有一个伤亡。绵竹年画南北两派的
传承
人依然健在。”绵竹年画博物馆的馆长胡光葵说,“人在阵地在,只要大家努力,在3―5年内,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绵竹年画,一定会达到震前水平。” 年画基地成废墟 帐篷里继续画 25日早上6:20,我们来到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镶嵌在梨园...
查看更多
挖掘秦腔剧目却遇生存危机:湘妹子打造《秦腔宝典》遭遇疯狂盗版
2008.06.30
其他新闻
挖掘秦腔剧目却遇生存危机 ――湘妹子打造《秦腔宝典》遭遇疯狂盗版 甘肃境内现存秦腔剧本约千余件,而一位叫孟云的湖南妹子花了9年时间在甘肃挖掘整理了200余本,其中有很多濒临消失的孤本、绝本,为秦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
传承
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然而,当她编辑出品的《秦腔宝典》进入市场后,却惨遭盗版DVD的“打击”。目前,孟云所在公司已负债累累。 昨日上午,记者在孟云工作室见到了她本人,她既有江南女子的灵秀,又有北方女人的淳朴。199...
查看更多
曾经风靡海南岛四五百年 公仔戏演出路渐行渐难
2008.06.30
专题报道
曾经风靡海南岛四五百年公仔戏演出路渐行渐难 6月24日,记者在文昌市锦山镇一家茶馆里见到了公仔戏第三代传人――黄琼英及几个老艺人。虽然昨夜他们在村里演出,有点疲劳,但一谈起公仔戏还是一脸兴奋。 曾经繁荣流行 从海南元代出现手托木头戏算起,公仔戏在海南岛有四五百年了。手托木头戏的表演形式被琼人吸收后,以海南方言、民歌、民间器乐曲演化成唱腔,溶入唱腔,溶入琼人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俗,演绎历史故事和本地民间故事,使它成为有海南特色的艺术品种,海南民间...
查看更多
申遗是契机 而不是蛋糕
2008.06.30
论坛
申遗是契机 而不是蛋糕 ――从韩国"端午祭"说起 今年端午节,特别热闹。龙舟竞渡,倒海翻江;游龙探亲,和谐坦荡;艾粽飘香,更重内涵;颂诗祭贤,又谱新章。只因是中国法定的第一个端午节,更因韩国“抢注”的讹传。前年一则消息的误导,刺痛了龙的传人的神经,人们要抗诉,要挑战,要张扬:端午节,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节日! 其实,韩国的“端午祭”并非抢注了我们的遗产,它们的“端午祭”源起于该国新罗时代(公元前57年至...
查看更多
方言是特色,也是障碍
2008.06.30
专题报道
方言是特色,也是障碍 ――访二人台
传承
人冯来锁《拉毛驴》中冯来锁(左)饰丁老东 卢旭 摄 说到“二人台”,不了解的人常常会这样反问一句:“你说的是二人转吧?”的确,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二人台”和“二人转”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产生年代大致相同,起初都叫“蹦蹦戏”;都产生、发展、继承于民间;台上表演都以两个人说唱为主,道具都有长绸、扇子等;两者均为喜剧形式,语言都是当地方言等。然而,近年来,仅一字之差的“二人台”与“二人转”却有着十...
查看更多
地震灾区“非遗”保护任重道远
2008.06.30
其他新闻
大批实物和资料被埋 羌族文化生态遭遇重大破坏 地震灾区“非遗”保护任重道远 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甘肃、陕西等省文化系统遭受了重大损失,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受到重大破坏,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损毁。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卫战”已经展开。 抢救“非遗”实物和资料刻不容缓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是羌族人,他父母家在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的山间,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后被淹没了。侯斌不仅失去了家,还面临失去...
查看更多
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
2008.06.29
论坛
摘要: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是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大成者。文章对在羌族原始宗教及羌族民族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释比”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羌族原始宗教产生于羌族氏族公社时期。尽管羌族原始社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羌族的原始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得以延续下来。对于羌族原始宗教的基本情况,笔者曾有拙文加以介绍,今成此文,想对在羌族原始宗教及羌族民族文化、生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释比”作进一步的研究...
查看更多
周和平:中国拟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08.06.29
其他新闻
周和平:中国拟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新华网成都6月26日电(记者海明威)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26日说,文化部即将正式启动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报工作,目前正在组织专家研讨论证四川省文化部门编制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 周和平同时表示,文化部已让地震灾区紧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据悉,地震已造成12名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承
人遇难,105人受伤。 记者从四川省文化...
查看更多
文化部明确全国文化系统对口支援灾区内容
2008.06.29
其他新闻
文化部明确全国文化系统对口支援灾区内容 新华网成都6月26日电(记者海明威)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26日在成都向记者介绍说,文化部已经明确全国文化系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的内容和方式,其中既包括积极保护灾区传统、民族文化,也包括引入市场化机制、投资灾区文化市场等内容。 周和平介绍说,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要求,结合灾区文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全国文化系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的内容和方式包括:第一,建设和修复公共文化...
查看更多
新华调查:各方援手令3000年羌族文化绝地重生
2008.06.29
其他新闻
新华调查:各方援手令3000年羌族文化绝地重生 新华网成都6月27日电(记者周正平、熊争艳、海明威)近20名国内知名民族、民间文化专家25日来到四川地震灾区,商讨制订羌族文化的抢救方案。 这是温家宝总理震后提出保护古老羌文化遗产这一课题后,政府和社会各界迅速采取的抢救羌族文化的行动之一。 云朵中的民族遭受浩劫 羌族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民族之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就写到了羌族,是甲骨文中有记载、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唯一一个民族...
查看更多
1
1740
1741
1742
1743
1744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