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国家民委启动紧急项目抢救羌族文化遗产
2008.06.02
其他新闻
国家民委启动紧急项目抢救羌族文化遗产 据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中国民族博物馆进行的紧急抢救羌族文化遗产项目已于日前启动,文化遗产实地调研、损毁评估以及征集、记录工作即将展开。 30日在京举行的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座谈会上,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介绍说,在四川地震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北川羌族自治县严重受灾,大量物质文化遗产损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传承
人遇难。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历史可追溯到...
查看更多
1400年羌文化遭重创 文化传人大量遇难
2008.06.02
其他新闻
1400年羌文化遭重创 文化传人大量遇难 1400年羌文化受到严重损伤 代表羌族文化精华的羌寨在此次地震中很多都垮塌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对于今日的北川来说,羌笛今后还有没有人会吹,有多少人会吹,至今还是未知数。 “谁也没想到北川会遭此劫难。这次大地震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805件馆藏文物全部被埋,无一幸免,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也在地震中遇难。羌族文化这次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中国羌族文化有可能...
查看更多
普查就要一个也不漏
2008.06.02
其他新闻
普查就要一个也不漏 从去年开始,浙江宁波所有乡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只要打开宁波文化网的“文化论坛”,就能在上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专栏”中了解文化部、浙江省、宁波市、各县区有关普查的要求,参考普查文本的优秀范例,同时上传自己所属乡镇(街道)的普查线索。全市11个县(市)、区普查所得的20万条线索,在这里都能一一点开。此外,宁波还创造性地实施了“村报普查线索、乡查重点项目、县做规范文本”的工作流程,设计简化了普查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搜宝”之...
查看更多
大地震后抢救保护羌族文化
2008.06.02
其他新闻
大地震后抢救保护羌族文化 地震中,汶川最大、最古老的羌寨垮塌。 地震不仅减少了羌族的人口,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也会有人从山区搬到大城市居住,这将给保护羌族文化带来新的困难。 中国羌族(古羌和现代羌族)历史悠久,现有人口约32万人,其中70%以上分布在四川。四川境内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这几个地区中,除了松潘以外,其他都是这次5?12大地震的重灾区。虽然还没有最终的伤亡数据,目前...
查看更多
专家座谈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
2008.06.02
其他新闻
专家座谈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 5月30日,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国家民委主办,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到会并讲话。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等从事羌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建议,对羌族物质文化的历史文物古迹等,要按照“整旧如旧”原则加以恢复;对体现羌族衣食住行的现存物质文化,要加以保护和恢复,在传统的基础上恢复并考虑防震和现代科学技术...
查看更多
震灾殃及羌族民间艺术
2008.05.30
其他新闻
震灾殃及羌族民间艺术 编者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赋予羌笛的意味未免悲凉、肃杀,但因诗句流传甚广,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也因此广为人知。与羌笛这种古老的乐器一样,羌族的刺绣、剪纸、碉楼等民间艺术形式同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表征。突如其来的地震使羌族人口数量有所下降,灾后重建期间,很多人会从山区搬到其他城市居住,这将给羌族文化的
传承
和保护带来巨大困难。我们不禁为那些代代相传的原生...
查看更多
一生挚爱是剪纸
2008.05.30
人物
一生挚爱是剪纸――记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傅作仁还珠格格(剪纸)傅作仁东方红史诗之欢庆解放(剪纸) 傅作仁 4月的威海,云淡风轻。在“东风颂剪纸大展”上,记者再一次遇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采访就在宾馆的房间,与其说是采访,倒不如说是聊天,73岁高龄的傅老不仅随和,也很健谈,谈起他钟爱一生的剪纸艺术,真是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笑泪相伴的剪纸生涯 “我走到哪里,就会把剪纸艺术带到哪里,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傅作仁出生在东北黑土地上一个满族家...
查看更多
瑶族服饰
2008.05.28
专题报道
瑶族服饰湖南常宁瑶族湖南隆回花瑶一 人类服装具体起源何时,恐怕难以准确考证,但是人类的童年从蒙昧时代进入早期文明,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衍变了生活方式,劳动成了主要的生存手段和过程,人类又在实践中掌握了耕织技能,于是服装在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中排在了首位。劳动和生活的基本需求验证了服装最早源于使用功能。 瑶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生活、有着丰富审美情趣的民族。古代一直就有盘瓠后人“好五色斑衣”的说法,丰富多样、绚丽多姿的瑶族服饰分有头饰、胸...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
2008.05.27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 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作为全国的综合试点省,浙江无论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名录项目的数量,保护工作机制的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还是保护管理工作机构的组建,都为全国瞩目。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浙江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建新。  ...
查看更多
浅谈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方法
2008.05.26
论坛
浅谈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方法 田 特 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需要各个地区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大胆探索,敢于创新,走出有中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子。因此,笔者仅就如何搞好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工作目标 要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先要明确保...
查看更多
1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