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31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初七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黎锦工艺面临失传危险 文化活化石命运何去
2008.04.02
其他新闻
黎锦工艺面临失传危险 文化活化石命运何去 织锦女工 织锦女工 织锦女工 织锦女工 年纪达80岁的织锦阿婆 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6年5月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趁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中央新闻采访团一行1日来到五指山参观黎锦坊之际,记者拍摄了一些织锦女工劳作组图以及翻拍了现场部分黎锦成品、传统工艺图说等。希望通过这些图片,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 黎锦是海南黎族一种富有地方色彩和民族传统的手工...
查看更多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须防"人死艺亡"后继乏人
2008.04.01
其他新闻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须防"人死艺亡"后继乏人 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6年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半月谈记者从今年两会现场了解到,不少代表、委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和抢救问题联名提交议案、提案,或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意见、建议。 民盟中央:
传承
中华民族文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相对费时、费力、艰苦的工作,资金投入后不能很快看到成果,又不会产生很...
查看更多
中国藏语文在
传承
发展中走向现代化
2008.04.01
其他新闻
社科院民族学专家表示中国藏语文在
传承
发展中走向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4位民族学专家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长期从事中国民族学研究,特别是藏学研究的人员,他们见证了历史悠久的中国藏语文在
传承
与发展中走向现代化。 来自藏区牧民家庭的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扎洛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最高社科研究机构――社科院进行了5年古籍整理工作,后来在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他每年不仅要到全国的藏区做一个月以上课题研究,而且...
查看更多
让遗憾少一点再少一点
2008.03.31
专题报道
让遗憾少一点再少一点 3月1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二人转老艺人李秀媛因病离世,而她所能演唱的60余部二人转剧目只来得及用视频保存了3部。 2008年2月,一个喜讯从北京传来,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著名二人转老艺人李秀媛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遗憾的是,当代表这一荣誉与责任的大红证书还在来路上匆匆而行时,李秀媛却于3月13日因病离开了人世,享年69岁。沉甸甸的证书追赶不上逝者的脚步,
传承
的重任失去了一个称职...
查看更多
泥巴在手 捏嘛像嘛:一个家族五代人的艺术
传承
2008.03.31
人物
泥巴在手 捏嘛像嘛:一个家族五代人的艺术
传承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说的是清朝道光年间在天津把泥人捏成传奇的民间艺人张明山,津门百姓赞叹他手艺精妙,“捏嘛像嘛”,在1844年张明山18岁时,喊出了这么一个响亮的名号。 过了164年之后,在雪后初霁的北京城,记者见到了“泥人张”第四代传人、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錩。 红毛衣,牛仔裤,一头乌发,说话斯文,笑容规...
查看更多
从文化生态角度认识曲艺困境
2008.03.31
其他新闻
从文化生态角度认识曲艺困境吴文科 曲艺是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每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以相声等曲艺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收视期望。 但曲艺的发展状况却不乐观。现在的相声不可乐了;评书、评话广播电台天天有播出,可引人入胜的少了;弹词、鼓书笔走偏锋,难见长篇精品;粤曲和二人转虽然红火,但高水平的节目不多;许多曲艺表演团体因生存困难纷纷合并或被解散;专业人才后继乏人的现象十分普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固然与一些曲艺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不高有关,也...
查看更多
盛世春天两清明
2008.03.31
专题报道
盛世春天两清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谈清明节的文化含量梁永琳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国务院颁布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以来,3个新增放假日的第一个。面对“新”清明的第一次放假,我们应该如何过?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它的文化意义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请他谈谈有关情况。 香港舞蹈团表演的舞蹈《清明》 宋 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局部) 记者:一提到清明节,人们都会下意识地想起杜牧的那首《清明》诗,特别是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
查看更多
[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靠啥
传承
?
2008.03.28
其他新闻
[知识产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靠啥
传承
? 新华网甘肃频道3月28日消息,据报载,甘肃省兰州市决定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发放用于生活和医疗的政府补贴。经过评选,目前已有部分
传承
人领取了3600元至4800 元不等的补贴。今年下半年,该市还将为第二批
传承
人发放政府补贴。 该补贴不搞终身制,实行年度评选和发放,
传承
人要与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以明确其每年在宣传、展览演示及收徒传艺方面的工作量,从而达到保护和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高校学者解读清明节气丰富文化内涵
2008.03.27
其他新闻
高校学者解读清明节气丰富文化内涵 清明节不单单是扫墓的节日。除了缅怀先辈以外,传统的清明节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还包含着孕育新生命的意思。今年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将成为新假期制度实行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沪上部分知名民俗学专家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清明节放假引起大家关注的,更应该是清明节这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如何更好地保存。 清明与农时联系紧密 清明节既是节日也是节气之一。据有关专家称,在《淮南子·天文训》上就有...
查看更多
学者称清明节是全球华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
2008.03.27
其他新闻
学者称清明节是全球华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 新华网沈阳3月26日电(记者魏运亨)4月4日是清明节。学者说,清明节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礼俗,是全球华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在24节气中非同一般,它既是农事节令又是重大节日,还是唯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的节气。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指出,清明节渊源久远,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查看更多
1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