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纳西族白沙细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纳西族白沙细乐又名“崩时细哩”、“别时细梨”、“别时谢礼”,是纳西先民创制的一部器乐、声乐及舞蹈相结合的古典音乐套曲。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纳西族的先民受东汉“白狼献诗”影响,“俗好饮酒歌舞”(唐《蛮书》),后逐渐成为一个能歌善舞、富有音乐天赋而充满哲思的民族。白沙细乐的历史渊源原有两说,一说“元氏遗音,靡靡切切,酸楚动人,相传世祖临别所赠,故名别时谢礼...
查看更多
弦索乐(菏泽弦索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菏泽市 菏泽弦索乐是由几件弹拨乐器和拉弦乐器结合在一起演奏的合奏形式。因其风格典雅而享有“雅乐”之称,又由于它历史悠久而被称为“古乐”。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菏泽市(古称曹州)的郓城、鄄城等县的乡村。 菏泽弦索乐通常由筝、扬琴、琵琶、胡琴(又称“如意勾”,一种琴杆头上刻有古代宫廷“玉如意”的弓弦乐器)等丝弦乐器合乐演奏,有时只有筝、扬琴二者合奏,或是筝与扬琴、琵琶合奏,亦有加入软弓胡、坠胡等合奏的形式,乐器组合灵活...
查看更多
塔吉克族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吉克族民歌是塔吉克族传统音乐的重要遗产,从音乐到歌词都有帕米尔高原的特点和民族特色,它是塔吉克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塔吉克族民歌正是伴随着塔吉克族宗教文化从远古一路走来,忠实地记录了塔吉克族的发展历史。塔吉克族民歌主要流传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周边高原地区。塔吉克族主要从事农牧业,能歌善舞,民歌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塔吉克族的民歌内...
查看更多
哈萨克族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哈萨克族民歌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州直属八县两市和塔城、阿尔泰地区,木垒、巴里坤,甘肃省的阿克塞等三个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在乌鲁木齐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哈萨克人聚居区。 哈萨克族多从事畜牧业生产,他们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具有浓厚、独特而绚丽多彩的草原文化特征。“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的民间谚语就形象地说明...
查看更多
弥渡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弥渡县 弥渡民歌是指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境内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民歌。 清嘉庆初年《滇系》所记“山歌九章”有力地证明了弥渡民歌的悠久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小河淌水》、《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等一批弥渡传统民歌、改编民歌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弥渡民歌”作为一个音乐名称逐渐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成为我国知名度很高的民歌品类。 弥渡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
查看更多
九江山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九江县 九江山歌是以“三声腔”为典型特征,流传于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县(汉初建县,名为“柴桑”)的山歌类型。 九江山歌在九江传唱已有千余年历史,唐代诗人白居易《霖雨苦多江湖暴涨块然独望因题北亭》中“篱根舟子语,巷口钓人歌”的诗句,反映了九江当时山歌流传盛况。明代九江府志中,有“山歌本是古人留,不唱山歌忘了祖”的记载。1996年3月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九江“三声腔”山歌已有50首作品入选。2007年...
查看更多
道教音乐(全真道堂科仪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香港道教信仰和仪式,源自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分为正一道士和全真道堂两大类。全真道堂主要是20世纪20至40年代起由来自广东的信众建立,包括蓬瀛仙馆、通善坛、云泉仙馆、青松观、圆玄学院等道教团体。虽然信仰
传承
不一,但大多数供奉“全真五祖”之一的吕纯阳祖师,认同自己归属于全真龙门派,所
传承
的仪式内容亦大同小异。全真道堂科仪音乐是流布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道教音乐。粉岭蓬瀛仙馆、屯门的青松观、港岛区的通善坛均有专业的经生团队施演道教仪式与音乐。 全真道堂科仪所演唱...
查看更多
道教音乐(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核心流传地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境内的龙虎山,并随正一天师道的传播而广为流传,其流布区域包括长江以南各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等地。龙虎山自古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而闻名天下,是历史悠久的道教名山。 天师道道教音乐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吸收、融合江西民间音乐的历史。除民歌、小调、曲艺、赣剧音乐外,广泛吸收昆曲、江南丝竹、苏南吹打等民间音乐,形成“上清韵”“弋阳韵”“牌子曲”等具有特色的龙虎山道乐。在音乐风格...
查看更多
道教音乐(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是道教法事使用的传统音乐,主要流传于浙江省南部闽语系分布区,重点流布于浙江省苍南县的马站镇、矾山镇、桥墩镇、灵溪镇、藻溪镇等山区,辐射至金乡镇、钱库镇等地及平阳县山区。 该遗产项目倡导天人和谐,借道场善举,传扬人文情怀,追求理想人生,劝诫劣质恶行。苍南境内道教起源于东吴,唐末道士马湘师徒迁居松山西壑修炼,道教音乐开始传入。宋初林倪、林灵真开创道教水南派,使荪湖成了闻名遐迩的道乡,道教音乐随之兴盛并
传承
不绝。 苍南道教正一派科仪音乐的曲牌...
查看更多
道教音乐(茅山道教音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茅山道教音乐是以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的茅山道院为核心流布区域的传统音乐。该遗产项目辐射区域涵盖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地。茅山是我国道教名山,向来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之美誉。 茅山上清宗坛斋醮科仪音乐历史上曾享有“国醮”地位(见明代《茅山志》),内容以颂扬三茅真君和上清派主要宗师及历代得道真人为主。诸多韵腔曲调自成一格,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三茅表》和《三茅忏》。午朝科仪《三茅表》“启坛”中的《卫灵咒》《圣板》等,“表愿...
查看更多
1
952
953
954
955
956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