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0 星期二 农历四月廿三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洪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0年2月生,江苏省泗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泗州戏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随肖常玉、藏庆銮学习泗州戏。1977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泗洪县泗州戏剧团,从事泗州戏学习、表演。四十余年间,一直从事泗州戏的编排和表演,排演了多部大戏、折子戏,演出近千场次。近年主要负责收集整理传统泗州戏剧目、剧照等工作,并组织开展泗州戏的保护和
传承
工作,培养了二十多名泗州戏演员,常年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为泗州戏的发展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查看更多
辛书善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9月生,陕西省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商洛花鼓代表性
传承
人。 国家二级作曲。1955年考入商洛剧团,1990年调入商洛市戏剧创作研究室,从事商洛花鼓音乐创作与研究。几十年来,在继承商洛花鼓地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使商洛花鼓在艺术风格上日臻完善。担任作曲的代表剧目有《月亮光光》《屠夫状元》《六斤县长》《大云寺》《泉水清清》等三十多部。先后获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化厅、商洛市文化局等颁发的二十多个奖项。发表...
查看更多
杨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3年11月生,安徽省当涂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岁进入安徽省艺术学校学艺,17岁从事演员工作,1989年拜余笑予为师。善于展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具有娇、媚、脆的艺术特点。主演的黄梅戏《孟姜女》《双下山》《未了情》《妺娃要过河》等代表性剧目拓宽了黄梅戏旦行表演领域,曾获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表演金奖(1995)、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6...
查看更多
李春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4年3月生,湖北省潜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州花鼓戏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自幼喜爱花鼓戏艺术,1970年考入潜江县荆州花鼓剧团(今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学习荆州花鼓戏,师从名角杨碧莲、张鸣龙,攻闺门旦,苦练戏曲必备的四功五法。1972年开始担任花鼓戏多部剧目主演,在五十多个剧目中饰演主角,足迹遍及江汉平原二百多个乡村。1982年出演《家庭公案》女主人公李云霞一角,获湖北省演出一等奖,1984年获文化部嘉奖。1991年...
查看更多
钟惠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1年5月生,2018年3月去世,湖北省黄陂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11岁师从著名楚剧老艺人丁惠然、陶古鹏,18岁挑班组团。在八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以其铿锵激越的演唱风格和真切豪放的表演风格,形成了艺术特色鲜明的“钟惠然表演艺术流派”。戏路宽,花脸、老生、小生三门抱,尤以饰演的包公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楚剧舞台上的“活包公”。曾进京演出过《推车赶会》《山乡风云》。古稀之年参演的现代楚剧《养命的儿子》获...
查看更多
彭青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2月生,湖北省黄陂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71年学艺,攻旦行,师从张漪、张巧珍等,集“沈(云陔)”“关(啸彬)”两派艺术于一身,后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得京昆名家亲授,形成了表演大气端庄、细腻稳健,声腔韵味醇厚、委婉雅致的艺术风格。代表剧目《蝴蝶杯》《珍珠塔》《双玉蝉》等久演不衰。2003年因主演《赶会》《双玉蝉》《逼休》获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4年因...
查看更多
武道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6月生,安徽省和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东路庐剧)代表性
传承
人。1957年进入和县庐剧团从艺,攻青衣、花旦。师承庐剧老艺人王宗海、曹本余、刘春华、汪子水。搜集整理了一批传统折子戏和民间流传小戏,如《麻风女》《秦香莲》《王三姐抛彩球》《蔡鸣凤辞店》《皮氏女三告》等,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剔除了唱词中的糟粕,进行了适合剧情和群众审美的再创作,使其雅俗共赏。培养了张爱华、朱大华、吴南野、肖美义、刘长房、张俊等一批不同地区和行当...
查看更多
徐秀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3年4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拜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高秀英为师,并得华素琴等扬剧前辈传授,是扬剧界第一批由专业院校培养的演员。嗓音高亮甜美,唱腔韵味浓厚,形成以唱为主、唱做兼备的鲜明艺术风格。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刀马旦、小花旦皆能,并可兼演老旦,反串小生。代表剧目有《王昭君》《罗帕记》《投江》《百岁挂帅》《马娘娘》《巡按还乡》等。主演的戏曲电视剧《王昭君...
查看更多
尹家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0年8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剧代表性
传承
人。苏昆剧“继”字辈演员,1956年入江苏省苏昆剧团,应工正旦,师承沈传芷、王传蕖、庄再春等昆剧名家。表演细腻朴实、自然生动,善于表现角色内心的凄苦情感,扮演的角色性格特点鲜明。唱念功力深,嗓音宽厚亮丽,音色纯净,咬字喷口力度足。代表作有《花魁记》《窦娥冤》《白兔记》《钗头凤》《狸猫换太子》等。出演的《花魁记》《出猎》曾获戏剧名家陈伯华、俞振飞、李蔷华、傅全香、徐玉兰赞...
查看更多
陈甦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0年8月生,江苏省启东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1979年考入上海长宁沪剧团做随团学员,随后正式成为长宁沪剧团演员,1984年拜沪剧宗师石筱英为师。唱腔以“石派”为主,并吸取“丁(是娥)派”、“杨(飞飞)派”的特色,唱腔风格兼有石筱英的酣畅、顾月珍的柔美和杨飞飞的醇厚,擅长把现代歌曲的节奏和气声的技巧运用到沪剧演唱中。主要作品有《秋海棠》《魂断蓝桥》《歌女飘零》《八年离乱》《母亲的情怀》《文红老师...
查看更多
1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