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谷雨 谷雨
搜索
方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7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4年进入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次年随班转为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剧演员班学生。师承京昆名家陈富瑞、孙盛文及“传字辈”薛传钢、邵传镛、沈传锟等。工净、红生。1961年8月毕业,在上海市戏曲学校京昆实验剧团、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担任主要演员。1978年进入上海昆剧团任主要净角演员。基本功扎实,唱做俱佳,铜锤、架子花脸和红生均能应工。代表剧目有《山...
查看更多
谷好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73年9月生,浙江省温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94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演员班,工刀马旦、武旦,师承昆剧表演艺术家王芝泉。同年进入上海昆剧团任主要武旦演员。基本功扎实,嗓音清亮,扮相俊美,戏路宽广,享有当今昆坛“百变刀马”之美誉。2007年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13年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现任上海昆剧团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挡马》《扈家庄》《借扇》《昭君出塞...
查看更多
张毓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2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兼刀马旦、正旦、刺杀旦。1956年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1958年入北方昆曲剧院学员班,师从韩世昌、白云生、马祥麟、傅雪漪、吴南青等,1983年正式拜师马祥麟。熟练掌握几十出昆曲折子戏,身段优美、演唱字正腔圆,表演声情并茂、文武兼备。代表剧目有《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玉簪记》《百花记》《烂柯山·痴梦》《青冢记·出塞》《铁冠图·刺虎》《南柯梦...
查看更多
洪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11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邕剧代表性传承人。15岁考入南宁市邕剧团,师从著名邕剧艺人黄芝兰、张伟雄,专攻散发旦,兼攻花旦。嗓音洪亮,身段玲珑,唱功极佳,曾主演《杨八姐搬兵》《梨花罪子》《春草闯堂》等数十个邕剧经典剧目。退休后被返聘至邕剧团,参与剧本创作、唱腔音乐设计等工作。与其他人共同创作了《龙象塔奇缘》《开泰新声》《枣树搬家》《老少村官》等新剧目,并多次在国家级、自治区级会演和比赛中获奖,邕剧也获...
查看更多
李茂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44年5月生,2013年1月去世,云南省大姚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族音乐、舞蹈、乐器,10岁左右跟随当地老艺人学艺,能唱《梅葛》《玛嫫诺》等各种小调,会吹唢呐、笛子和演奏二胡,能作曲、表演。先后担任业余彝剧团伴奏、音乐创作和演员,集吹、拉、弹、唱、演于一身。能熟练运用彝语演唱《梅葛调》《过山调》《迎客调》等数十首彝族民歌和器乐曲,参演过《半夜羊叫》《曼嫫与玛若》等彝剧剧目。演唱声音优美,婉转动听;演奏...
查看更多
李家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佤族,1934年11月生,2013年10月去世,云南省腾冲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佤族清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清戏世家,从其曾祖父到儿媳,已历五代。从小就随父亲演戏,年轻时就全面掌握了清戏唱法“九腔十三板”,能熟练演唱《姜姑刁嫂》《逐赶庞氏》《芦林会》等数十出传统剧目。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大胆地对清戏进行改进和完善,将坐着清唱的方式改为站着唱,并加上表演动作,在原来清戏演出只用一把京胡伴奏的基础上,增加了二胡、锣、鼓、钹等伴奏乐器,丰富了演出...
查看更多
尹维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2月生,甘肃省武都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都高山戏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长辈影响,热爱高山戏。五六岁随长辈习演高山戏,7岁跟随其父尹电荣登台演戏,十多岁已是当地很有影响的小演员。长期参与高山戏的表演,进行高山戏的创作、编排、配乐。改变了高山戏数百年传承中“无本演戏”的局面,被誉为“高山戏戏模子”。20世纪60年代至今,创作、配乐、导演了《人老心红》《老换少》《赶集》《夜逃》等高山戏优秀剧目。在高山戏表演、编剧、音乐等方面带有...
查看更多
党中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2月生,陕西省郃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合阳跳戏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父辈学习跳戏表演艺术,后拜民间艺人党云龙为师,学习生角、花脸、旦角表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表演技艺有了很大提高。1957年参加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集体一等奖。代表性剧目有《打渔杀家》《收红孩》《战磐河》《神州会》等。198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合阳县录制《打瓜园》,他在剧中饰演郑恩。1999年著名导演邓在军在渭南录制《自古华山》,在洽川录制...
查看更多
陈育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10月生,海南省文昌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琼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岁学艺,师承郑长和、韩文华、三升半(王秀明)等多位名家,攻小生。曾在《红叶题诗》《林攀桂》《刁蛮公主》《泪血樱花》《海角惊涛》等百余出剧目中担纲主演,深获好评。嗓音明亮甜美,吐字清晰,行腔亢坠自如,舒展悠扬、韵味浓厚,具有鲜明的特色而被称为“育明板”,有“金嗓子”之誉。多次随团赴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诸国献艺。灌录唱片、磁...
查看更多
王英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8月生,2011年7月去世,海南省琼海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琼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6岁习艺,先后拜谭岐彩、郭远志、王凤梅、王广花及昆曲名家李倩影为师,工闺门旦。1956年出演《张文秀》中的王三姐,一举成名。翌年赴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962年在电影《红叶题诗》中塑造姜玉蕊一角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侨胞誉为海南的“电影明星”。先后主演过八十余出剧目,多次随团赴香港地区及泰国、新加坡等国演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