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廿六   
搜索
其他新闻
破坏严重汶川等五县倡议抢救羌族文化遗产    姜维城、萝卜寨、羌绣……这些别具羌族文化特色的遗产将得到统一的抢救和保护。19日,汶川、茂县、理县、松潘、黑水5县联合发出倡议,联合起来抢救、保护和修复羌族文化遗产。    破坏严重保护迫在眉睫    “汶川大地震造成绝大部分羌族村寨房屋倒塌,文化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汶川县文体局的余梅介绍,地震中,“姜维城古文化遗址”汉代夯土城墙和明代石城墙仅存基础。羌族的建筑瑰宝――布瓦黄泥群碉3座泥碉仅存三分之一...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势严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商业化浪潮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国内外遭“抢夺”的现象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表现出极为积极的态度。专家担心,过度开发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性。而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属不明,法律体系和保护措施的不到位,都制约着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   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一些珍贵实物流失海外  一些民间文学等被盗用  我传统科技国外无偿用  “美国迪斯尼公司将我国的《木...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保护王海涛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可谓延续了数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当代的中国古典舞出现了变形、变质,以至于“名分”不保,是守护还是创新,是重构还是复原,舞蹈界似懂非懂地操作着,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建构似乎只有“与时俱进”才可以生存,对待资源的问题只有改革才可能“发挥效用”,这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破坏性道路,而非建设,本文所陈述的也无非是些老问题,但这些“陈词滥调”中藏隐着我们至今没有点破的原则和命题,是关乎其舞蹈发展的重点,是关乎中国古典...
查看更多
论坛
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刘壮   谭宏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的报道对象进入了我国传媒的视野。特别是2006年, 国家宣布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及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 围绕“文化遗产日”和“国家名录”从传统纸质媒体到电视甚至网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无处不在, 成了传媒关注的焦点。就以2007年8月16日为例, 仅一天时间, 在国家级媒体上发...
查看更多
论坛
当代维吾尔木卡姆研究的理论思考周菁葆    维吾尔木卡姆的收集整理工作,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1960年出版《十二木卡姆》(即喀什木卡姆)曲谱。三十三年后,即1993年,又重新记录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之后,在吸收各方面意见后,第三次出版了《十二木卡姆》,这样一来,十二木卡姆就有了三个版本。尽管有学者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仅一种木卡姆就已出版三次,应该说,收集整理工作基本告一段落[1]。如果对十二木卡姆再重新搜集记谱,再用八年的时间,到2014年再...
查看更多
论坛
请不要神化"金色大厅"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在沪畅谈民族音乐如何走向世界     “现在一说对外交流,就要到维也纳金色大厅,似乎金色大厅是音乐成就的唯一标杆!”    昨天,在上海“世界音乐周”的相关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作曲家田青针对中国民族音乐如何走出去所作的发言,让许多听众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开始思考他的观点和他所提供的事例。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观点虽然尖锐,但对中国民族音乐真正走向世界是有意义的...
查看更多
论坛
 利用特殊资源 发展特色经济――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利用谈起谭  宏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特色经济    当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对今天...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釉下五彩瓷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 葡萄秋色     完全用纯手工制作的釉下五彩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造,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由湖南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历史的釉光――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日前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这是首博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一份文化贺礼。   “环保瓷”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湖南醴陵...
查看更多
论坛
 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以梅州市与兴国县为对象                                  ...
查看更多
论坛
遗产学与遗产运动: 表述与制造彭兆荣(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遗产运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 然而, 我国学术界对遗产学, 尤其是对所涉及的理论、批评以及复杂关系的研究相对滞后, 对一些学理方面的问题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不仅关乎遗产学的理论方面, 对我国现实所进行的遗产运动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     遗产研究已成为一门特殊的学问...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