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蔡武:展示精湛技艺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2009.02.13
其他新闻
展示精湛技艺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技艺,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其种类之繁多、技艺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各国所仅有。我国传统技艺以手工生产方式为主,涉及生产、生活实践的许多领域,如冶炼、铸造、纺织、印染、编扎、刺绣、造纸、印刷、酿造、烹饪、炮制等...
查看更多
精品隐身,大路货当道,安顺蜡染路向何方?
2009.02.13
专题报道
精品隐身,大路货当道,安顺蜡染路向何方? 在安顺市“蜡染一条街”,蜡染产品琳琅满目,真假难辨。卢维 摄 “福娃”蜡染在市场上很畅销 (资料图片) 印有苗族芦笙舞图案的蜡染 (资料图片) “原汁原味的安顺蜡染在哪里?” “不在市场上,而在博物馆,或者‘地下"!” 针对贵州安顺蜡染现状,贵州省安顺蜡染协会会长洪福远一言以蔽之。 被誉为“东方第一染”的贵州安顺蜡染,由于无序开发和侵犯知识产权等原因,盗版货充斥市场,而蜡染真品被迫转入“地下市场...
查看更多
你见过这些
传承
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一)
2009.02.16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
传承
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一) 2月9日至2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133项进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项目在大展中亮相。那些
传承
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你见过吗?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鱼皮衣 鱼皮服饰 鱼皮鞋...
查看更多
《六十二阔恩尔》: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
2009.02.16
专题报道
《六十二阔恩尔》: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 哈萨克族《六十二阔恩尔》最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走过5年艰辛“申遗”道路取得的成功,是哈萨克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六十二阔恩尔》是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它的形成过程历史久远。根据现代学者对《六十二阔恩尔》的研究,认为《六十二阔恩尔》的形成与发展,从哈萨克族音乐发展史来看,是与“奎依”的发展一脉相承的。 哈萨克族人将器乐曲统称为“奎依”,由各种...
查看更多
综述:专家建言非遗传统技艺保护慎提“产业化”
2009.02.16
其他新闻
综述:专家建言非遗传统技艺保护慎提“产业化”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五日电 题:专家建言非遗传统技艺保护慎提“产业化” 中新社记者 应妮 吹糖人、铰面花、木雕金作、制茶酿造……正在此间农业展览馆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百余位民间艺人现场亮绝活儿,引来络绎不绝的观众。然而,在热闹风光的背后却潜藏着保护者们的隐忧。 记者从刚刚在此间结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听到不少民俗专家建言非遗传统技艺保护慎提“产业化”。 在...
查看更多
你见过这些
传承
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二)
2009.02.16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
传承
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二) 无锡留青竹刻 无锡留青竹刻历史久远,风格清雅古朴,在竹刻艺苑中独树一帜。早在明代,无锡(江阴)籍著名竹刻家张希黄创立的留青浅刻山水技法,在中国竹刻史上起到垂法后世的作用。清代竹刻工艺一直在无锡地区流传。1949年后,无锡竹刻的技法从先前的浅刻向浮雕、透雕、圆雕发展,逐步形成了将留青浅刻与浮雕、透雕、圆雕熔于一炉的独特艺术风格,在以留青浅刻为...
查看更多
彰显传统技艺中的人性光辉
2009.02.17
论坛
彰显传统技艺中的人性光辉 今天,在我国积极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意义非常重大。 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对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在文化、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影响。“非遗”保护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通过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非遗”相关门类,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议题当中,笔者以为有3个关键词值得重视,即保护诉求、本...
查看更多
你见过这些
传承
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三)
2009.02.17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
传承
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三)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宜兴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六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为原料,彩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打身筒或镶身高、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烧制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宜兴紫砂陶以茗...
查看更多
昆明将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
2009.02.18
其他新闻
昆明将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 中新社昆明二月十七日电 (康静)云南省文化厅十七日通报,该省省会昆明市将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以保障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
传承
。 据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相关人士介绍,为加大对昆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近日下发的《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并提出在有条件的市、县(区)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组织
传承
人开展教、帮、带、传等形式的文化
传承
活动,将...
查看更多
让金孔雀永远在祖国上空飞翔
2009.02.18
其他新闻
让金孔雀永远在祖国上空飞翔 65岁的著名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刀美兰2月14日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一天:温家宝总理邀请她到中南海总理办公室做客,与她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
传承
和发扬光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这天北京春光明媚,中南海湖面上的结冰正在消融。上午9时40分许,当身着傣族服装的刀美兰走进总理办公室时,温家宝笑容满面地紧紧握住她的手说:“欢迎您,刀美兰同志,‘傣家的金孔雀"。” 望着眼前和蔼可亲的温家宝总理,刀美兰激动得一时说不出...
查看更多
1
85
86
87
88
89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