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民间绣活(宁夏刺绣)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宁夏刺绣是流传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传统民间绣活。宁夏刺绣最早主要流传于宁夏的南部山区,随着移民搬迁和城市化进程,逐渐流布到全自治区,隆德县、西吉县、泾源县、海原县、红寺堡等地最为集中。 宁夏刺绣施针、用线、配色不拘一格,既讲求实用,又富于美感,充分表现原始风格的自然与拙朴之美,集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与一体。其图案淳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体现出鲜明的北方粗犷质朴的艺术特征。宁夏妇女刺绣时喜欢以黑、白、藏青、深紫等色作为底色,将红、黄、蓝、绿等作为花色...
查看更多
满族刺绣(宁安满族刺绣)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宁安满族刺绣是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世代相传的满族民间手工刺绣。宁安市宁安镇、东京城镇、渤海镇、海浪镇、卧龙乡、马河乡等地是该项目的重点分布区域。宁安市,史称“宁古塔”,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素有黑龙江小江南之称,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为宁安满族刺绣的
传承
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自然人文环境。 满族刺绣来源于古代女真人的钉线,钉线是女真人妇女绣在狩猎的箭囊和马鞍坐垫子上的一种简单的民间手工艺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手工艺术。开始是白色皮革,绣上黑线装饰...
查看更多
蒙古族刺绣(图什业图刺绣)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什业图刺绣是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传统手工艺。清代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清廷封科尔沁部首领奥巴长子巴达礼为扎萨克和硕土谢图(音译“图什业图”)亲王。在第十三世亲王巴宝多尔济执政期间,清廷授意其在今代钦塔拉苏木修建亲王府。王府于1890年竣工。自此,图什业图刺绣通过为王爷、福晋绣制服饰和生活用品的专职绣女世代
传承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后,图什业图刺绣流传至民间。历史上,图什业图刺绣制品曾作为贡品呈奉清廷,并作为馈赠品交流于蒙...
查看更多
建筑彩绘(北京建筑彩绘)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建筑彩绘是施于古代建筑构件表面上的一种美术装饰工艺。北京建筑彩绘是我国古建筑油漆彩绘的官式做法,主要流布于北京地区,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陕西西安、山东曲阜等地也有分布。 北京建筑彩绘主要包括油漆作与彩绘作两大块,先在建筑构件表面做地仗基层,再进行油漆彩绘,在对木结构建筑起到防腐保护作用的同时,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油漆作有地仗、油(漆)和饰金。地仗,即基层,有麻布地仗和单批灰地仗。油漆包括油和漆,油为光油、颜料光油,漆是大漆。油漆彩绘分为和玺、旋子、苏式、宝...
查看更多
建筑彩绘(中卫建筑彩绘)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卫建筑彩绘是主要流传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传统美术表现形式,在宁夏各市县以及甘肃、内蒙古等地区也有流布。中卫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黄河前套之首,是塞上江南的核心区域,东连陕晋、西通甘新、北抵内蒙古、南达川滇,是丝绸之路的边陲要塞,在清代则成为山陕地区人口西迁的通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导致其古建彩绘在形式、题材和技法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格。 中卫建筑彩绘主要依附于庵观寺院等古建筑存在。元代中卫佛教开始兴起,古建筑彩绘技艺也随之产生。明代中卫城内出...
查看更多
京绣(北京补绣)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京补绣,又称“雕补绣”,是北京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它由唐代的堆绫、贴绢发展演变而来,是堆绫、贴绢与刺绣、补花技艺相结合的技艺。清代,内务府造办处设有绣作、衣作,专工各类补绣制品供应宫廷,后推广至民间, 用于家居装饰。北京市是其主要
传承
地。 北京补绣使用天然丝织物为主要材料,以绫、罗、绸、缎、绢、棉布、色布、麻布等为底布,以丝绸、绫、绢、凤尾纱为贴补主料,其中凤尾纱是纯棉色纱织成的材料,色彩五彩缤纷,系列成套,纱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补绣工艺专供材料。 制...
查看更多
刻铜(饶阳刻铜)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刻铜艺术即在铜器上雕刻书画的艺术。它从地域上分为南工和北工。南工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代表,以锤、凿、錾刻为主,多程式化;北工以北京为主导,擅用深刀、复刀,入铜三分,力透铜体,极具气势磅礴、刀筋透骨之美,与传统书法绘画更为接近,达到了“虽刻犹写”“虽刻胜写”的境界。 饶阳刻铜,其技法娴熟、功力深厚,手执刻刀在铜质器皿上镌刻书画,以刀代笔,以铜面作纸绢,运用或老辣、或古拙、或奔放、或细腻的刀法,通过采用冲、切、挑、铲等技法,铜铁相搏,铿锵奏进,镌刻出阴阳、虚实、飞...
查看更多
刻铜(贵溪錾铜雕刻)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贵溪錾铜雕刻,是指流传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境内,以錾刀为“笔”,以紫铜板为“纸”,融锻造、设计、绘画、錾刻为一体的一种传统金属雕刻技艺。其历史悠久,始于明崇祯年间,
传承
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贵溪錾铜雕刻集绘画、雕刻为一体,利用平錾、镌錾、圆弧錾、一字錾、弯錾、定型錾、珠点(鱼子纹)錾、麻点錾、冲子錾等各种錾刀,采用平雕、浮雕、镂空雕、镌刻和镂刻等手法,依靠指法的灵巧运用和腕力的来回运转,在铜板上轻、重、快、慢的錾刻出不同风味、纹路细腻的图案。贵溪錾铜雕...
查看更多
蜡染技艺(织金苗族蜡染)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织金苗族蜡染技艺是主要流布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同时辐射周边区域的蜡染技艺。织金地处乌蒙山区腹地,据《织金苗族》记载,其境内32个乡镇(街道)均有世居苗族,并
传承
蜡染技艺。 织金苗族蜡染技艺分为5个步骤。第一步为构图,不借助剪纸或其他工具,仅用指甲构图。第二步为画蜡,蜡刀(全世界最小)加热后,蘸蜡在白布上描绘纹样生成图案。第三步为染色,将布料放入染缸中染色,通过不同手法将布染成满意的靛蓝色为止。第四步为脱蜡,将染好蜡的制品放入沸水中脱蜡。第五步为漂洗,将脱蜡...
查看更多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通道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侗族民众世代
传承
的传统建筑技术及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流布在湘黔桂鄂交界地区。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西南端与贵州、广西接壤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这里气候宜人,林海莽莽,地广人稀,盛产木材,主产杉、松,是木构建筑的优质原材料。 侗族木构建筑以鼓楼、花桥为代表。其营造技艺采用密式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等核心技术。营造中不用一钉一铆,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营造工程不借助设计图纸...
查看更多
1
1337
1338
1339
1340
1341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