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6 星期日 农历六月十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1)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3)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09.28
其他新闻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激越的日本鬼太鼓、秀美的韩国长鼓、热烈的中国鼓……在9月20日至24日于江苏南通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上,中日韩三国艺术家的鼓声合奏向观众献上色彩缤纷的文艺表演。除了中国昆曲、日本狂言、韩国唱剧之外,还有古老的书法和珠算表演。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代,亚洲文化一度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喑哑”“失色”,尤其是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日韩共同关心的话题。 日本:文化艺术立国 在20日举行的中日...
查看更多
新疆莎车十二木卡姆文化艺术节启幕
2007.09.30
其他新闻
新疆莎车十二木卡姆文化艺术节启幕 “新疆喀什莎车2007年十二木卡姆文化艺术节”9月28日上午在古道木卡姆之乡莎车县开幕。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出席开幕式和研讨会,代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艺术节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在讲话中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木卡姆研究机构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要求...
查看更多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阳:首届剪纸艺术节开幕
2007.09.30
其他新闻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阳:首届剪纸艺术节开幕 9月28日上午,首届中阳剪纸艺术节在陕西省中阳县开幕。来自海内外的著名剪纸艺术家、研究专家以及数千种剪纸艺术精品,在这一民俗文化研究交流的盛会上登台亮相。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郑社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建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安和,省政协副主席阎爱英出席。 中阳县民间剪纸具有极高的审美与人文价值,其艺术特色纯朴古拙,保留了秦汉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成为5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哈萨克族音乐保护
传承
研讨会召开
2007.10.02
其他新闻
首届中国哈萨克族音乐保护
传承
研讨会召开 9月29日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乌苏市委、市政府承办的中国哈萨克族音乐和《六十二阔恩尔》保护
传承
研讨会在乌苏市召开。自治区政协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在会上发表讲话。 据了解,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广泛征求专家和研究人员对古老的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今后的工作目标并落实工作任务。 艾斯海提·克里木拜在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哈萨克族音乐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查看更多
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圆满落幕
2007.10.08
其他新闻
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圆满落幕 由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10月6日晚落下帷幕,中外艺术家们历时12天的激情演出也宣告圆满结束。 本届艺术节闭幕式演出在中国剧院举行。演出前,文化部部长、中国文联主席、本届艺术节主席孙家正致闭幕词。 闭幕式演出在国立模范新西伯利亚俄罗斯民间合唱团的歌舞中开场,一曲《卡林卡》使人们跟随着姑娘们飞旋的裙摆和小伙们欢快的舞步,来到了美丽的俄罗斯。接着,日本琉球民族鼓舞团的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装,手持四竹,头顶花...
查看更多
香港大学在京举办昆曲与《牡丹亭》国际研讨会
2007.10.12
其他新闻
香港大学在京举办昆曲与《牡丹亭》国际研讨会 香港大学“昆曲研究发展中心筹备处”与国家大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暨苏州昆剧院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协办的“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研讨会首日开幕仪式,特别邀请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佐洱先生,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先生、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等文化界人士担任主礼嘉宾,并由香港大学“昆曲研究发展中心筹备处”名誉...
查看更多
海峡两岸共同保护
传承
闽南民间艺术
2007.10.15
专题报道
海峡两岸共同保护
传承
闽南民间艺术――2007年厦门“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综述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 梁宏彦 闽南民间艺术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在不同的时空里,闽台两地的民间艺术呈现出相同与差异的面貌,双方期待了解彼此的异同,虽然之前有过展示与交流,但比较集中地展示闽台两地共同的民间艺术还从来没有过;闽台民间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记录、保存、
传承
民间传统艺术,已成为海峡两岸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课题。为了对两岸共同拥有的闽台民间艺术进行一次全面...
查看更多
“我遇盲艺人或盲艺人遇我 都是缘”――田青专访
2007.10.15
论坛
“我遇盲艺人或盲艺人遇我 都是缘”――田青专访 田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冯骥才说:“把民族音乐的抢救与弘扬紧紧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大张旗鼓地把原生态的音乐歌舞搬到舞台上和荧屏中的人是田青。” 余秋雨说:“如果说,置身于佛教音乐中的田青是一位安静的居士,那么,站在原生态文化这一边的田青则是一位激昂的斗士。” 田青说:“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土壤和母亲,古往今来的大艺术家没有不对草根艺术保持一...
查看更多
中国花鼓灯艺术保护见成效
2007.10.25
其他新闻
中国花鼓灯艺术保护见成效 50多种基本步伐,300多个单一舞蹈语汇,享有汉族民间歌舞典范之誉的中国花鼓灯艺术,近日在京举行高端学术研讨。来自国内各地的50余位知名花鼓灯学者、流派代表、传人等,就花鼓灯艺术保护与发展、院校的教学与
传承
等进行探讨。 中国花鼓灯分布于沿淮流域,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夏代,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近年来,跻身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级试点行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后,花鼓灯保护和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引起国内外关注...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河北高校
2007.10.25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河北高校 近日,河北科技大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传承
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将河北民间特有的常山战鼓、井陉拉花、河北梆子、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艺术形式搬上大学的舞台,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燕赵大地是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第一批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的项目就达39项,居全国第四位。近些年,河北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科技大学党委提出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查看更多
1
24
25
26
27
28
178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