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6 星期日 农历六月十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1)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3)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民族运动会:中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宝库的“保护伞”
2007.11.20
其他新闻
民族运动会:中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宝库的“保护伞”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起者,冯骥才走进穷乡僻壤,始终用不折腰的竹子精神鼓励自己和他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相比而言,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却在挖掘和保护中国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方面形成了制度保障,无须像冯骥才那样费尽气力却难得周全。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教育文化处处长田玉明说,宁夏从回族传统体育中挖掘整理的踏脚已经正式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全国民族运动会开始举办以来,宁夏一批民族体...
查看更多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中小学课堂和教材
2007.11.23
其他新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中小学课堂和教材 记者日前从正在湖北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进我国中小学课堂和教材。“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从娃娃抓起。”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文化部将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出台文件,着力推进这项工作。” 我国文化遗产资源...
查看更多
西藏民间文化遗产在北京展览
2007.11.23
其他新闻
西藏民间文化遗产在北京展览 “叶星生抢救、保护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成果展”二十二日在北京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主办,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财政部支持。原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应邀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剪彩。展览至十二月五日结束。 展览以民俗文化、宗教艺术两大部分及远古文明、生产生活、餐饮文化、服饰与家具、木雕艺术、唐卡艺术、佛像艺术、宗教法器等八个类别组成。共展出叶星生在一九九九年二千三百件藏品捐赠西藏后,新发现和...
查看更多
英国、荷兰文化遗产保护点滴
2007.11.23
专题报道
英国、荷兰文化遗产保护点滴申再望 2007年9月15日至9月25日四川省人大教科文代表团一行访问英国、荷兰,重点考察了两国在保护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立法工作和执法情况。 代表团在英国访问了英国文化协会和英格兰文化遗产协会,并与相关专家、官员进行交流座谈;同时考察了菲兹?威廉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贝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泰特艺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在荷兰访问了弗里斯兰省政府,并同专家、官员就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查看更多
地名同样是文化遗产 对乱改地名说“不”
2007.11.26
其他新闻
地名同样是文化遗产 对乱改地名说“不” 嘉 宾: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主席、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 对话人:人民日报记者苏显龙 我国现存千年以上古县700多个、古镇千余个 古地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 记者:前不久,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暨第二十四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地名保护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社会如此高度的重视? 刘保全: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具有本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特别...
查看更多
中国古建筑保护呼唤“理性回归”
2007.11.28
其他新闻
中国古建筑保护呼唤“理性回归”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城市建设掀起旧城改造热潮,一大批历史街区和古建筑被夷为平地,欧陆风盛行;进入二十一世纪,历史古城的保护和开发被提上各城市建设规划的最重要内容,留住城市的历史文脉渐成共识。 一时间,重建的古建筑、新建的特色街如雨后春笋涌现。不少地方甚至把残存的历史建筑拆平,再按原样“克隆”重建,建设者如此理解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令专家学者甚是担忧。 “不要以为按照历史原样重建一座古城或古街就是传...
查看更多
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2007.12.11
论坛
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二十年前到过陕北黄土高原的人,都会为窑内窑外铺天盖地的窗花和剪纸而惊叹;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即便在黄土高原最偏僻的小村庄,你也只能看到窑洞内满墙的明星贴画。民间剪纸消失的速度,被人戏称为“一夜春风遍地梨花落”。 是的,山间已没有白云一样的民歌飘来,窗上已没有山花一样的窗花开放,村头二胡不知何时早已悄然无声……那些我们上一代耳濡目染的民间艺术,现在只能苦苦找寻才能觅其“芳踪”。短短二十年来,民间艺术的繁荣之势就如同“滚滚江水一去不复...
查看更多
传统佳节 法定休假
2007.12.17
其他新闻
(政策解读)传统佳节 法定休假 采访人:人民网记者 朱剑红 解读人:国家发改委负责人 现行节假日安排显不足 四大原则指导调整方案 1999年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了3天,共10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三是存在以法定节假日代替个人假期的倾向。 从国际经验看,居民个人的出行包括休假、旅游、探亲等...
查看更多
270个民间文化“宝贝”都要保护起来
2007.12.17
其他新闻
唱越剧的茅威涛、唱小热昏的周志华……270个民间文化“宝贝”都要保护起来浙江省首批非遗
传承
人昨起公示 和物质遗产保护的是实物本身不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口传心授的文化和技艺,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落实到人。因此,在浙江省文化厅官方网站上,昨天,出现了270个名字,他们作为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拟确认名单被公示。其中有茅威涛、董柯娣、周志华等大家比较熟悉的名人。 这批要被保护起来的人,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
查看更多
冬至节的民俗
2007.12.20
专题报道
中国冬至节的民俗 冬至是24个节气之一,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礼记·月令》载:“是月也,日短至。” 每年仲冬之月的冬至日,这一天日昼在一年四季中最短,所以又将“冬至”称为“短至”。而冬至后,白昼从最短的一天逐渐加长,故冬至又称为“长至”。由于有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最早在春秋时代古人通过土圭观测太阳定出了这第一个节气――冬至。《史记?律出》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易经》上也有“冬至阳生...
查看更多
1
26
27
28
29
30
178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