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黄淑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2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
传承
人,泉州南音乐团二级演员。1960年入泉州民间乐团,随庄应祈、王友福、吴萍水学习南音,表演基本功扎实、舞台经验丰富,拥有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代表作《刑罚》中,黄淑英能一人演唱四种角色,获福建省曲艺调演一等奖。曾多次随团出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深受海内外听众好评。
查看更多
苏统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福建晋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
传承
人,泉州市南音协会常务副主席,晋江市南音协会主席。自幼随父亲苏宗家学习南音,16岁入晋江木偶剧团,从陈天保继续学艺。他记忆了大量南音指谱曲,拥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对南音的“滚门”“曲牌”“支系”等有相当的了解,尤其擅长洞箫演奏及唱腔艺术,具有南音的古雅、情韵之美。多次率团出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编辑出版有《弦管过支套曲选集》《弦管指谱大全》《弦管过支古曲选集》《弦管...
查看更多
吴彦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生,福建石狮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随南音名师苏德兴、高铭纲学艺,先后在高甲戏剧团、泉州市文化馆、福建省艺术学校等单位教授南音、从事音乐研究工作。他熟悉南音各种乐曲的演奏技能和演唱艺术,尤以二弦精绝,被誉为“闽南第一弦”,培养出大批南音人才,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嘉奖,编撰《中国南音集成》,出版南音作品专辑《古韵新声集》。
查看更多
丁水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36年生,2009年去世,福建晋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
传承
人,泉州市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晋江市南音协会副会长。16岁起拜蔡森木、黄守万、任清水等名家学习南音,多次参加国内外南音大会唱,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交流演出,培养出许多青年南音艺术人才。他熟记大量南音指谱曲,具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尤以琵琶演奏见长,曾与他人合作编校《弦管过支套曲选集》《弦管指谱大全》《弦管古曲选集》等著作。
查看更多
苏诗永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6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
传承
人。1960年入泉州民间乐团,师从吴萍水、苏来好、庄泳祈、邱志竹、陈天波等学习南音艺术。1984年至1992年任教于福建省艺术学校南音班,1988年获福建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南音大赛业余组第一名。1992年以来,受聘于菲律宾国风郎君社、印度尼西亚东方音乐基金会等团体教授南音。2001年被聘为“中国泉州南音集成”民间艺术家委员会委员。她在南音表演中善于自弹自唱、清唱及琵琶演奏,录...
查看更多
夏永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
传承
人。曾师从陈泽霖、蔡锡森学习南音,1980年任泉州市民间乐团队长,1984年在菲律宾崇德社教授南音,2001年任泉州市鲤城区南音艺术家协会会长。他能熟练地掌握南音的各种乐器,尤精于南嗳和二弦的演奏,对南音指、谱、曲亦有较好掌握,录制过《嗳仔指》等多张个人专辑。
查看更多
吴世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生,福建厦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
传承
人,厦门市南乐团一级演奏员。自幼学习南音,1963年考入厦门市南曲训练班,曾随吴深根、白厚、白丽华、任清水学艺,1980年后任厦门市南乐团副团长、团长等职。他擅长南音洞箫、曲笛的演奏,熟练掌握南琶、三弦、二弦及打击乐演奏技巧,对南音唱腔及曲牌有深入的研究。多次代表省市出访日本、法国、菲律宾等国家,并担任福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台湾汉唐乐府音乐顾问等职。
查看更多
刘改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12月生,山西省左权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左权开花调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自幼喜爱唱歌,曾向民歌手程计年、郝玉兰、赵兰珠、刘乡长及紫会大腔班艺人学习左权民歌及大腔。19岁进入中央歌舞团民歌合唱队工作,次年调回山西省歌舞剧团任独唱演员。经多年实践,在演唱民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演唱民歌要做到“声(妙)、情(真)、味(浓)”三字要谛,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受到群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代表曲目有《土地还家》《苦相思...
查看更多
韩运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2月生,2017年1月去世,山西省河曲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曲民歌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喜爱民歌,曾向当地老民歌手鲁板仁、任马子学习,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河曲歌剧团、二人台歌剧团、县博物馆等处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动手搜集、整理民歌,后来慢慢学习乐理又转向创作民歌,至今已创作一千多首。认为一首好的民歌应具备主题鲜明、韵味突出、感情真挚的特点,民歌的韵味应灵活运用前后倚音、上下滑音和假声,同时还要注意唱词安排、吐字...
查看更多
扎格达苏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54年12月生,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跟随养母学习长调民歌,1974年进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工作,后调入内蒙古广播合唱团。1976年起师从哈扎布学习长调民歌演唱。在苏尼特长调委婉抒情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阿巴嘎—阿巴哈纳尔长调细腻典雅和乌珠穆沁长调华美舒展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在长调流行地域具有广泛的艺术影响力。自20世纪80年代起,曾在多项国际、国内比赛...
查看更多
1
509
510
511
512
513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