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伍于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生,2008年去世,广东顺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说唱代表性
传承
人。1951年拜师学习龙舟歌。2006年获杏坛镇首届龙舟说唱大赛冠军和“杏坛镇优秀龙舟说唱艺人”称号。其演唱顺德口音纯正、龙舟歌正宗,以演唱经典的龙舟歌为主。代表作品有:《夫妻和顺》《老师教学生》。
查看更多
尤学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2010年去世,广东顺德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说唱代表性
传承
人。40岁开始跟随尤振发学习。其演唱顺德口音纯正、龙舟歌正宗,不仅演唱经典龙舟曲目,还擅长自编自演以祝福贺词为内容的龙舟歌,深受群众喜爱。其自编自演的龙舟歌曲有:《八字贺正歌》《真正是景色威》《送龙舟》《旺老、旺少、旺仔、旺孙》等。
查看更多
望熙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生,2009年去世,湖北荆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盆歌代表性
传承
人。沙市纺织一厂退休工人。1954年加入梅台巷歌班,师从王兴周。目前,已收集改编和独立创作鼓盆歌歌词七百余段,为鼓盆歌的
传承
保留了大量的文字和音像资料。其演唱的《绣荷包》分别被《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录用。几十年来,以其长期对鼓盆歌丰硕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被业内人士称为“活辞典”。
查看更多
徐忠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生,湖北汉川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川善书代表性
传承
人。职业宣讲艺人。1978年师从卢维琴,现为第五代传人。其创作善书五十余本,改编和移植一百五十余本。宣讲时,吐词明朗,声音洪亮,语言果断,做到舌生花、口生香、脸生色、目生光,并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新创了滑稽腔、渔鼓调、小曲等。代表作品有:《白公鸡》《祥林嫂》《窦娥冤》等。
查看更多
蔡婉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0年生,福建东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册(东山歌册)代表性
传承
人。东山食杂店职工。自幼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热爱歌册演唱艺术。其唱腔明朗清秀、生动。记忆力强,家藏的百部歌册,可以任意传唱,经典片段可以背诵演唱,能准确、生动地通过韵律再现歌册中的每一个故事情节。代表作品有:《隋朝》《包公出世》《万花楼》《狄青》等。
查看更多
黄春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3年生,福建东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册(东山歌册)代表性
传承
人。东山县图书馆馆员。自幼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热爱歌册演唱艺术。常年下基层进行艺术辅导,并举办歌册演唱会,撰写论文《歌册的抢救与整理》,出版《东山歌册》的唱本,对歌册的研究有独特的见解。其声音清脆优美,可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变换曲调节奏,增强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品有:《赠嫁妆》《观姑》《包公》等。
查看更多
李秀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生,辽宁黑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受父亲影响,喜爱戏曲,8岁时已能演唱多部二人转曲目,11岁正式拜李振山为师学习二人转,1953年成为黑山县二人转剧团专业演员,2006年荣获“辽宁省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其扮相美,嗓音亮,“抱板、滚板、干板夺字”引人入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黑山县有代表性的艺人,被誉为“塞北一枝花”。代表作品有《红娘下书》等。
查看更多
赵本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生,辽宁铁岭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
传承
人,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自幼跟随二叔(盲人)学艺,精通二胡、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三弦功底尤为突出。擅长东北二人转的丑角艺术,表演朴实幽默,扮演盲人生动逼真。通过塑造普通的人物形象,揭示社会问题。1986年,拉场戏《一加一等于几》获东北三省首届民间艺术表演一等奖。代表作品有:拉场戏《摔三弦》《大观灯...
查看更多
王中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生,吉林长春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
传承
人。吉林戏曲学校退休教师。深得著名艺人王云鹏的真传,专工旦脚。其表演技艺全面,唱、说、扮、舞样样精通。扮相俊美俏丽,唱腔韵味醇厚,手玉子功夫堪称一绝,能打出抒情玉子板、欢快玉子板、激情玉子板、悲切玉子板。其代表作品有《大西厢》《马寡妇开店》《扎花帐》等,导演的《包公断后》《夫妻串门》等成为经久不衰的保留节目。
查看更多
赵晓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74年生,黑龙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
传承
人。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三级演员。1988年在吉林艺术学校学习,师从安凤田(身段)、张利明(唱腔)以及陆喜(武功)。1990年成为专业演员,又师从李凤武和石桂芹,学习黑龙江“北派”二人转。其演唱清晰,善于运用【四平调】、【文咳咳】等,始终保持“北派”二人转风格,其手绢绝活曾获“黑龙江地方戏首届绝活大赛”一等奖。其代表曲目有《夜宿华亭》《杜十娘》《哭长城》等,录制光盘一百多张。
查看更多
1
580
581
582
583
584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