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石桂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8年生,黑龙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三级演员。1958年拜任刚为师,专门学习黑龙江“北派”传统技艺,1960年任海伦县民间艺术团专业演员。其演唱风格突出了“北派”二人转的特征,唱腔圆润明亮、豪放、高亢,掌握了十几套扇子和手绢的表演技法,在《寒江》《五更》等段子中,舞蹈表演堪称一绝。曾在省、地、市各类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代表作品有:《柳春桃》《老民兵》《墙里墙外》等。
查看更多
孙凤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1年生,安徽凤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阳花鼓代表性传承人,深圳金彩数码影像中心董事长。自幼受母亲和表婶的启蒙,表演凤阳花鼓,1971年考入县文工团,任业务组副组长兼任凤阳花鼓的编导工作。表演中吸收了花鼓灯、花鼓戏的特点,使凤阳花鼓场面气势宏大,并大大丰富了凤阳花鼓的表演动作。1994年编导的《柳岸春晓》获全省第三届花鼓灯调研二等奖。代表作品有:《欢送大姐上北京》《凤阳花鼓大合唱》《敲起花鼓唱起歌》《说凤阳》等。
查看更多
陈清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生,福建厦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答嘴鼓代表性传承人。厦门灌口中学退休教师。自1978年以来,获厦门市曲艺征文一等奖的作品有《梁祝新传》《征婚趣谈》《金婚庆典》等;二等奖有《借对象》《为革命饲猪》《寇准审潘洪》等;三等奖有《开张大吉》等。出版专著有《陈清平闽南曲艺戏剧选》;主编《集美答嘴鼓》《集美民间故事》。1995年组织集美精神文明曲艺队。
查看更多
杨敏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生,福建厦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答嘴鼓代表性传承人,厦门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师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林鹏祥,1990年作品《龙年说龙》获市第二届曲艺征文一等奖。合作编写《林鹏祥答嘴鼓选集》获首届百花三等奖,表演《庆新春》等五十多个作品,其多部作品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省、市电台、电视台采用。
查看更多
安忠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5年生,浙江杭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热昏代表性传承人。杭州滑稽艺术剧院退休演员。10岁拜梁卓洲为师学习杭曲,17岁跟随俞笑飞学唱小热昏。其嗓音洪亮,表演惟妙惟肖,引人入胜。1958年获杭州市第一届曲艺汇演创作奖、演出奖;同年,省曲艺会演获优秀演员奖、创作奖。1990年,《水果招亲》获全国汇演演出三等奖、创作三等奖。代表作品有:《淞沪游击队》《比媳妇》等。
查看更多
周志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生,浙江杭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热昏代表性传承人。杭州滑稽艺术剧院一级演员。1961年,参加杭州曲艺团说唱队专业表演说唱、小热昏、独脚戏;1963年师承陈锦林,专工杭州小热昏说唱;1978年师承杭州评话家陈俊芳从事杭州评话表演。曾创作表演的作品《便宜货》获1986年浙江省曲艺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杭州文艺奖,《没有拆迁的拆迁户》获浙江省曲艺新作展演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及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查看更多
孙镇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2010年去世,山东安丘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快书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会长,山东曲艺家协会顾问。1960年入山东省曲艺团,拜杨立德为师。1961年赴北京军区学习,师从高元钧。共创作曲目一百二十余篇,作品《武松传》等在各省、市以及中央电台、电视台连播。2006年出任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审委员。其表演风格以高(元钧)派为主,借鉴杨(立德)等各派所长,表演含蓄幽默、细腻生动、口甜声脆...
查看更多
劳斯尔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46年生,2010年去世,内蒙古通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力格尔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内蒙古曲艺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通辽市蒙语说书学会会长,扎鲁特旗曲艺家协会主席,扎鲁特乌力格尔艺术团团长。1963年自学二胡演奏、演唱好来宝乌力格尔,1965年师从吉嘎瓦,1973年师从却吉。其在内蒙古广播电台录制乌力格尔几十部,好来宝一百多首,创作的《清史演义好来宝》深受欢迎,撰写的《乌力格尔艺术教程》填补了蒙古族乌力格尔艺术教程的空白...
查看更多
杨铁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5年生,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乌力格尔代表性传承人。胡尔沁说书艺人,一级胡尔沁。9岁跟随父亲学拉胡尔、学说书,后拜齐宪宝为师,学习说唱技艺。1987年深入各村开始说书。2000年首届全国蒙古语乌力格尔比赛中演说的《罗清明征西》获三等奖,2001年全国第二届蒙古语乌力格尔比赛中演说《羌胡传》获二等奖,2005年全国第五届蒙古族乌力格尔好来宝大赛演说《博尔出巧取白沙城》获三等奖。多年来,刻苦钻研说唱...
查看更多
韩英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3年生,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乌力格尔代表性传承人。胡尔沁说书艺人,二级胡尔沁。1980年拜康殿文为师,1982年以说书为业。2002年全国第三届蒙古语乌力格尔比赛中演说《马武巧取荆州》获三等奖,2002年在“琶杰杯”全国乌力格尔、好来宝大赛中演说《罗通挂帅》荣获优秀奖。其创作、改编了大量民间、寓言故事,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有“民间故事大王”之称,为蒙古族乌力格尔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