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邵志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2年9月生,贵州省贵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灯戏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十余岁开始学习贵州花灯艺术表演,青年时期就掌握了花灯表演技巧,艺术功底扎实,艺术表现力强,声腔、身段和人物塑造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肯定。参与创作多部艺术作品,主要作品有《七妹与蛇郎》《月照枫林渡》《乌江云·巴山雨》《灯班传奇》《征人行》《苏二姐挑郎》《富裕之后》《月儿弯弯》《盐道》等。发表学术论文《浅谈贵州花灯剧的现实农村题材作品建设》,并入选《200...
查看更多
陈申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10月生,云南省元谋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灯戏代表性
传承
人。从七八岁开始跟随当地灯社四处演出,12岁拜元谋著名传统花灯艺人普继兰为师。15岁就能表演很多传统花灯剧目,如《张官大拜寿》《探干妹》等。1984年后主攻旦角,形成自己的表演特色,自成一格。全面掌握元谋花灯的剧目、曲调、曲牌,能熟练演唱、演奏元谋花灯,并能主持灯社内的一切仪式。唱腔字正腔圆,韵味淳厚,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人物思想情感上细致入微,被当地广大花灯爱好者...
查看更多
塔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36年4月生,四川省色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色达藏戏)代表性
传承
人。 从事格萨尔藏戏的修习、演出与
传承
数十年。多年来,集编、导、演于一身,对格萨尔藏戏的
传承
有序而清晰。带领首个由其创办的格萨尔藏戏团在国内外演出,获得好评。帮助创建的藏戏艺术团有十八个,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各地藏戏艺术团体不计其数。目前仍在坚持指导藏戏创作和演出活动。
查看更多
才让华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2年10月生,青海省久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青海马背藏戏)代表性
传承
人。1990年进入位于玛域阿绕寺的喇荣五明佛学院分院并跟随秋尼活佛学艺,开始学习格萨尔马背藏戏。2003年任阿绕寺藏戏团团长。指导广大藏戏爱好者学习藏戏,筹措资金购买了藏戏团的各种服装、道具,抢救了很多文献资料。2009年被聘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萨尔》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10年被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月生,月生,传...
查看更多
农学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49年10月生,云南省富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剧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跟随老艺人龚天福、黄善章学习壮剧唱腔和动作表演,14岁登台演出,24岁全面掌握了壮戏“哎的呶”“依嗬嗨”多种唱腔,成为能演、能编、能导、能演奏的壮剧通才。1994年起担任富宁县归朝镇后州村壮戏班第六代班主。注重
传承
人培养,先后培养出两批壮剧
传承
人。
查看更多
杨开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65年6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代表性
传承
人。出身于侗戏世家,是侗族地区名望高、影响力大的民间戏师。自幼受父亲言传身教,从乐手和龙套开始学习侗戏,18岁首次登台主演。基本功扎实,善于钻研,熟悉导演、编剧、化装、舞台布景等。创作了《三媳争家婆》《团圆之夜》等三十二台现代新编剧目。长期致力于侗戏的展演、资料收集和后继人才的培养。多次组织戏班前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参加各类展演。致力于侗戏的
传承
...
查看更多
黄成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布依族,1966年12月生,贵州省册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戏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爱好文艺,师承册亨县崩杠戏队第六代戏师陆元生。14岁参加布依戏演员招考被录用,并参加《罗细杏》剧组排练,担任女主角,先后参与省、州民族戏曲汇报演出。1984年参加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戏曲观摩录像演出,获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颁发的“孔雀杯奖”。20世纪80年代末回到农村,由于天性酷爱文艺,利用农闲时教授本村布依戏爱好者。目前主要有高燕、韦姗姗等十余...
查看更多
王秋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7月生,安徽省祁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连戏(徽州目连戏)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随父亲王永元参演目连戏,耳濡目染,有良好的戏剧表演基础。1957年参加村中的文艺表演队,学习徽州目连戏部分角色,如傅相、傅罗卜、刘氏、金奴、观音、尼姑、五猖等。2000年负责组建历溪目连戏班,鼓励村民学演目连戏,在戏班传授目连戏主要角色的唱词、唱腔及表演动作,并带出一班徒弟,学员最多时达三十余人。恢复演出后,排演的目连戏剧目深受民众喜爱。除参与当...
查看更多
凌凤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5月生,山西省曲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任庄扇鼓傩戏)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跟随村里的老艺人学会了不少民歌小调。结婚后,因恪守傩戏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不能亲身参与扇鼓傩戏的表演。但经耳濡目染,不但熟练掌握了傩戏的祭拜仪式,还学会了傩戏的所有曲目表演。虽然年事已高,但对扇鼓傩戏有着深厚的感情,与丈夫许世旺一直保存着《扇鼓神谱》及响刀、麻鞭等道具,为学术专著《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扇鼓神谱〉调查报告》提供资料,并且...
查看更多
唐茂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3月生,安徽省贵池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池州傩戏)代表性
传承
人。1988年邀集当地傩戏艺人成立了山湖村傩戏会。带头捐款,筹资购置了傩戏、傩舞表演用具,并于当年参加傩戏、傩舞演出活动。此后,被推举为山湖村傩戏会“年首”,组织一年一度的傩事活动。较好地继承和掌握了该宗族傩戏演出活动的技能,在历年傩戏的演出活动中,能胜任多种角色,一直起着“多面手”的作用。尤擅司鼓,鼓点灵活多变,能恰到好处地配合演员的动作,默契到位。先后授...
查看更多
1
708
709
710
711
712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