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教育:突破红火背后的困局
2018.07.12
论坛
(来源: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我国非遗教育开展有年,其实践现状如何,面临何种困局,如何寻求突破?笔者结合近十年的非遗教育实践和思考,用三句话加以概括:星星之火待燎原之现状,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困局,上下求索重行知求突破。 非遗教育 “四缺”现象显而易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各地非遗教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图片展示、现场展演、
传承
人示范、观摩
传承
基地、专家授课、非遗技能大赛、非遗研学、非遗社团……可谓形式多样、琳琅满目。特别是...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
,从娃娃抓起
2018.07.12
论坛
【教改透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源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对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重塑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非遗
传承
和传统文化
传承
要全方位、全学段、全过程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继续教...
查看更多
“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能在我这一代丢失了”——部分抢救性记录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谈非...
2018.07.12
专题报道
我要继续把歌传下去,传给小孩子们,下一代才有歌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
传承
人潘萨银花 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能在我这一代丢失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偶戏(邵阳布袋戏)代表性
传承
人刘永安 三分手艺,七分工具。再大的本事,没有好工具那也做不出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
传承
人冯庆钜 学问不能掺假,手艺更不能掺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朱仙镇木...
查看更多
抢救性记录要融入生命情感——专家和学术专员谈非遗抢救性记录
2018.07.12
专题报道
《四季生产调》学术专员、云南省元阳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何志科: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做好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我认为,第一,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没有当地主管部门的重视,工作很难开展;第二,项目负责人要有项目资金支配权和工作人员的调配权;第三,项目负责人要对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怀有深厚的情感,对所开展的项目了如指掌;第四,项目负责人应该熟悉
传承
人生产生活状况,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第五,项目负责人与包括摄影师在内的团队成员要充分沟通,了解少数...
查看更多
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抢救保护——3年来227位高龄国家非遗
传承
人的技艺和记忆得到留存
2018.07.12
专题报道
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代表性
传承
人潘萨银花在传习所中教小朋友学唱侗族大歌。赖鑫琳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年画艺人尹国全在晾晒年画。新华社发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聘请民间师资到校开设“非遗学堂”,丰富中小学生文化生活,促进非遗技艺代代相传。图为学生们在弹唱侗族琵琶歌。新华社发藏族碉楼 张波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杨氏家庭泥塑技艺,自清朝道光年间发展到杨栖鹤老人这儿已是第五代了,其作品色彩沉稳华丽,处处精工细雕,惟妙惟肖。但老人已进...
查看更多
钟情非遗
传承
的新一辈
2018.07.11
专题报道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需要青年薪火相传。但经济效益低下、手艺
传承
难收徒、费时费工效率低等一系列难题,曾在很长时间内困扰着传与承。 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贵州姑娘杨昌芹在竹编工艺创新中发现了脱贫商机;28岁的普洱贡茶技艺传人李明泽悉心照顾着百亩古茶园;3岁开始练武的张奇钢将800多年历史的岳家拳带进了中小学校;江苏姑娘姚兰正筹备苏绣品牌馆,准备在艺术和实用的天平上探索平衡。 当非...
查看更多
固原砖雕
传承
人卜文俊:把独门技艺教与乡邻共享
2018.07.11
人物
卜文俊在制作砖雕作品入夜时分,在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魏氏砖雕艺术有限公司,固原砖雕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卜文俊在砖雕工人下班后独自进行着最后的排查工作,为明天要提交的3万元货物做准备。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固原砖雕的第四代
传承
人,卜文俊在过去的38年里,将魏氏砖雕从魏家特有的独门技艺转变为乡邻共享的文化资源,走出了一条魏氏砖雕的
传承
创新之路。魏氏砖雕艺术自晚清光绪年间由砖雕匠人魏孝祖创立,发展至今已有120余年历史。其雕工精湛、古朴大方,融装饰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查看更多
新时代如何提升非遗传播力
2018.07.11
要闻
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
传承
者》等非遗相关纪录片、综艺节目屡屡成为文化热点,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由此加快了走入现代生活的步伐。日前,一场有关提升非遗传播力的讨论在中国传媒大学展开,与会者围绕
传承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入探讨。“社会群体的巨大力量是推动非遗自身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非遗在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力量。要唤起这个社会的根本力量,靠什么?靠传播。”民俗专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说,传播能够提升民众对于非...
查看更多
传统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2018.07.11
专题报道
贵州省榕江县乌吉苗寨村民在刺绣(新华社发)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在苗妹传习基地开展刺绣培训(摄影:粟周榕/光明图片)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洪溪村的女银匠杨昌兰(右)向家中老人学习传统银饰图案(新华社发)贵州省丹寨县的一名绣娘参加蜡染比赛(新华社发)到贵州旅游,除了感受清秀旖旎的自然山水、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兴许还能收获一些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面对苗族银饰、刺绣挑花、布依族地毯、贵州蜡染等多达上百个种类的手工艺制品,游客们惊叹贵州文化底蕴深厚...
查看更多
为岌岌可危的传统工艺注入活力
2018.07.11
论坛
2016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的一百多所院校中开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培计划”。两年多来,参加该计划的院校,正在进行着一项重要工作,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为岌岌可危的传统工艺行业注入生机活力。至今已有近6万名各地区各民族的学员接受了多种非遗传统技艺的研培,开拓了眼界,增加了素养,增强了基础。在中国传统智慧中,“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要更高明,意义更加深远。作为第一批参加研培计划的学校,苏州工艺美术技...
查看更多
1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