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论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与社区相关的概念,如“社区参与”“社区知情同意”“社区介入”“社区认定”等,常常是未经审视和辨析就已广为传播。以“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为例,绝大部分的研究都不对其加以阐,而是将其视作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或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2003年《公约》)和2008年通过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并没有...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11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千岛湖文渊狮城举行,来自非遗、创意设计、纺织企业等领域的非遗传承人与专家学者200多人共话纺织非遗保护传承。大会以“共筑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为主题,举办了纺织非遗保护与研究成果展、纺织非遗传承发展论坛、纺织非遗时装秀、文渊狮城入驻特色非遗展演展示等活动。纺织行业非遗历史悠久、体系庞大、五彩斑斓,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级非遗项目1372个大项中,直接涉及纺织行业的非遗项目有...
查看更多
要闻
11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千岛湖文渊狮城举行,来自非遗、创意设计、纺织企业等领域的非遗传承人与专家学者200多人共话纺织非遗保护传承。大会以“共筑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为主题,举办了纺织非遗保护与研究成果展、纺织非遗传承发展论坛、纺织非遗时装秀、文渊狮城入驻特色非遗展演展示等活动。纺织行业非遗历史悠久、体系庞大、五彩斑斓,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级非遗项目1372个大项中,直接涉及纺织行业的非遗项目有...
查看更多
要闻
首届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项目科教、文化与传播委员会·丝绸之路(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27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旨在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间的多边合作,建立非遗保护共识,积极开展交流互动,促进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区域和平与繁荣。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名誉主席龙永图、理事长梁丹、秘书长赵永利等共同启动了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识别系统。大会还发布了《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嘉峪关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百心百匠》纪录片中,李亚鹏学古法造纸。(摄影:东方IC)承载岁月的非遗老手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与它们密切相关的关键词却是:濒临失传、保护、坚守。然而,非遗技艺和守护的匠人,最近却以纪录片的形式“火”了起来。10月《寻找手艺》上线,一个月网络播放量破200万,豆瓣评分8.8;11月《百心百匠》在湖南卫视播出,首期李亚鹏到西安学习古法造纸,网络点击量几天近500万。从去年到今年,《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本草中国》《手造中国》……非遗...
查看更多
成果展示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根据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的要求,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以及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餐饮类老字号非遗项目试点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顺利举办,并将于11月26日举办了成果展示和结业仪式。 图丨传承人班学员在作品展示会上的合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当地时间11月30日12点30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话不多说,小编先带大家重温一下当时现场激动人心的一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午夜新闻》报道时隔一年,再看这则消息,尽管入选早已成为事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池红厅长主持论坛 11月28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文化厅联合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江西省外侨办、江西省社联、江西省社科院、江西省工商联、江西日报社、江西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的首届世界赣商大会赣鄱文化论坛在南昌举行。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虹致辞并作主旨演讲。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主持论坛。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作专题演讲。近200名海内外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编者按: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一年以来,全国相关研究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申报社区及新闻媒体等,采取多种宣传保护措施,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仅积极践行申报时做出的保护承诺,也极大提高了全社会对于“二十四节气”的认知...
查看更多
人物
陈培森在演示铁枝木偶。受访者供图  在三米见方的戏台上,表演者盘坐于潮绣帐帘后,通过三根铁枝操作身穿潮剧戏袍的木偶,演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一汇集了潮绣、大吴泥塑、潮剧盔头等多种“非遗”的技艺叫做铁枝木偶,在潮汕地区广泛流传。  入行33年,铁枝木偶国家级传承人陈培森见证了行业的起伏。鼎盛时期,在日常的民俗活动中处处能看到铁枝木偶的身影。随着观众流失,木偶戏表演市场日渐萎缩,民间剧团也曾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  近年来,潮州积极创新模式,让传统“非遗”项目重获...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