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3日晚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厦门筼筜书院共同参观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此展由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实施,历时数月打造呈现。展览现场由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黄念旭担任讲解员,相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亚华、王志强、蔡超荣、林建军等参加技艺展示,重点展示了福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惠安石雕(惠和影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图1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7年9月8日上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以下简称“传统技艺大展”)开幕式在黄山市城市展示馆举办。黄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晓宏,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共同推动卷轴,宣布传统技艺大展开幕。图2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
查看更多
要闻
    9月7日至8日,由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剪纸、皮影、年画传承人对话动漫界”活动在上海举行。8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画、剪纸、皮影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内知名动漫制作公司负责人代表以及非遗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跨界对话。    此次活动是文化部非遗司发起的“传承人对话”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活动旨在为非遗传承人与企业、机构搭建平台,促进交流研讨,在碰撞中形成多赢、可持续的合作模式,推动传统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生命体一般,与其生存环境互相依存、相互成就。经验证明,失去了特定的环境,非遗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文化传承发展的自然脉络就容易断裂。  而事实上,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非遗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遭受挤压甚至破坏。一些地方对保护当地文化生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发展的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将历史街区、古民居的原住居民迁走,其原有的生活方式、文化空间不复留存,当地的传统文化信息也逐步丢失……维护非遗的生存空间,加强文化生态...
查看更多
论坛
    乡土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对近现代中国的基本认知。在城镇化进程如火如荼的今日,“乡土”依然是中国社会难以摘除的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的遗存,与乡土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传于民间社会的传说、史诗、民谣、舞蹈、戏曲、杂技、手工技艺、民俗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烙上了深刻的乡土印记。可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乡土社会的文化形态。    城镇化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结构形貌,将乡土中国推向现代化、城市化、商业化...
查看更多
要闻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培训班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日前,以此次培训班授课专家的讲稿为基础编辑而成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十讲》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2016年8月29日至9月2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各地非遗保护机构的一线工作者及抢救性记录的执行团队成员。为科学有效地推进抢救性记录工作,秉持“从工作实际出发...
查看更多
要闻
  原标题:“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中青年非遗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今日于北师大开班2017年9月6日,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开班仪式。此次研讨班是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首次关于民俗的试点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主办,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松阳县人民政府协办。研讨班开幕式现场    主办方按照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
查看更多
要闻
图1 《中国工尺谱集成》新闻发布会现场2017年9月6日,《中国工尺谱集成》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作为文化部“中国民族音乐舞蹈杂技扶持发展工程”的重点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工尺谱集成》(10卷本),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编辑出版被学界视为继《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琴曲集成》后,又一项浩大的考察中国民间音乐传承、见证民间音乐生态体系的重要工程。图2 《中国工尺谱集成...
查看更多
人物
工作中的赵嘉福(摄影:上海图书馆肖允喆)赵嘉福在重庆传习所指导学生学习修复技艺赵嘉福在第一期全国传拓技术培训班上演示赵嘉福在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组指导  纸质文物如古籍、书画、碑帖的修复装裱,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明人周嘉胄在著作《装潢志》中,特别强调纸质艺术品修复装裱的重要性,称“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既然干系如此重大,那么“装潢”优劣的核心因素又是什么呢?周嘉胄开宗明义指出:是人。所谓“古迹重装,如病延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是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化部艺术司委托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组织举办“2017艺术热点系列主题研讨活动”,聚焦“十三五”时期的艺术创作方向,密切关注各艺术门类创作的热点现象、思潮,引领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发挥艺术评论对艺术创作的引领作用,为艺术创作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推动艺术创作健康发展。    近日,“2017艺术热点系列主题研讨活动”的首期研讨活动——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邀请...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