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原标题:为你揭秘飘飘罗衣究竟长啥样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曹植在诗句中所描绘的美人穿的罗衣,究竟长什么样?正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2017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民博会”),以“萃取精华读懂三民”为主题,集中展示江南地域民族民间顶级工匠技艺、设计品牌及产业化成果。近3000件展品,以苏、浙、沪的传统工艺作品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作品占70%,在“苏式生活”展区展出的罗衣就是其中一大亮点。  再现“簪花仕女”的罗衣  人人都听说...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如何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法治环境,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是文化法治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司法案例对于推进法治建设、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案...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8月23日,丁酉处暑,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主办,潍坊市文广新局、中国民协核雕专业委员会、苏州市吴中区文化体育局、苏州市吴中区文联承办的“芥子纳须弥 核雕藏大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核雕技艺精品展在恭王府开幕。橄榄核上刻人像“一把雕刀一粒核,运筹帷幄见神功”。本次展览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2017年“中华传统技艺系列精品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江苏苏州核雕、山东潍坊核雕作为个案,将南北两大核雕流派的代表作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迥巴藏戏队在表演精编藏戏《白玛雯巴》剧照    8月21日是藏历的六月三十,这一天是藏族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每逢雪顿节期间,西藏地区都要举行隆重而热烈的藏戏表演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因此雪顿节也被称为“藏戏节”“晒佛节”。    藏戏又名“阿吉拉姆”,是藏族传统戏剧的泛称,其历史悠久、流派众多。自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以来,西藏自治区坚持把藏戏作为非遗保护工作...
查看更多
人物
    虽然作品在北京前门大街展出的时间不长,却成了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的难忘记忆。返乡的旅程中,她脑海中依然不断浮现出在前门的古老牌楼下,一群群青年人簇拥而至的身影。在这里,她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交融,而这些场景一度仅存在于她的梦想中。    日前,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资助项目”公益活动在京拉开帷幕。作为项目资助的20位传承人之一,杨华珍和她的藏羌织绣以惊艳的姿态亮相京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7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开幕式现场(摄影:葛勇)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砖雕文化,2017全国砖雕文化传承与创新峰会暨全国砖雕传统手工技艺大赛17日在甘肃临夏砖雕文化艺术产业园揭幕,来自全国六大砖雕艺术流派代表、71位砖雕手艺人汇集一堂,比拼传统砖雕手工技艺。砖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集砖瓦材料生产、雕刻技艺传承和建筑艺术表现之大成,既有华丽的外在艺术表现,又蕴含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本次大赛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统工艺能发挥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山东省潍坊市的探索值得思考。作为历史上的手工业发达城市,潍坊市近年来大力振兴传统工艺,坚持以市场促传承、以创新求发展,系列非遗项目成为城市名片,传统工艺及相关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搭平台,优化生态环境    因闻名遐迩的风筝制作技艺,潍坊市素有“世界鸢都”的美誉。    每年4月,草长莺飞、春风拂面之时,“潍坊国际风筝会”如约举行。这项源于放飞纸鸢的大型节会如今已发展成集体育、旅游、文化、经贸等诸多板块于...
查看更多
论坛
    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可以充分说明,百年前戏曲就开始进入了大学校园:一件事是,1917年出掌北大的蔡元培,9月礼聘吴梅到国文系开坛专门讲授曲学;另一件事是,也是在这一年,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傅斯年等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始了对“旧剧”持续一年的批判,他们与充分肯定“旧剧”价值的张厚载有个共同点:都是北大的师生。吴梅带着笛子进入北大课堂,北大师生对戏曲价值进行针锋相对的论战,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证明,戏曲文化一百年前就在校园具备了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乐亭大鼓,又称“乐亭腔”“乐亭调”,是我国北方主要曲种之一,与乐亭皮影、乐亭评剧合称“冀东三枝花”。近年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亭大鼓得到抢救性保护。目前,以肖云霞为代表的百名艺人常年深入基层演出,每年在冀东一带完成演出6000余场次。同时,乐亭大鼓尝试“走出去”,先后在上海世博会、唐山世园会以及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等地进行精彩演出,还曾代表中国到巴黎展演。  悦耳的鼓板琴弦声配上“咿咿呀呀”的唱段,听起来算不上和谐。而对于肖云霞来说,这样的场景同...
查看更多
论坛
    摘 要:  随着时光流逝,由民族文化传统及成果构成的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和替代,甚至失传,特别在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存在许多措施不到位,已经导致许多文化遗产几近失传。对一个民族来说这将是非常重大的损失与遗憾。通过对文化遗产数字化概念的剖析,将数字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及重建方式,并对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抢救及重建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促进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手段的更新和完善,进而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经...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