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人物
图1 徐积山操影表演山青青,水潺潺。在辽宁省西部的凌源市刀尔登镇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名字叫做向阳沟。村子依山而建,村民傍山而居。这天,正赶上村里的天齐庙庙会,小村子沸腾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骑着摩托车、电动车纷纷赶来,都为来看庙会的重头戏——唱皮影。夜幕降临,几声礼炮照亮了整个夜空,喇叭吹起来、锣鼓敲起来,一位老者手持黄表,神情庄重,口中抑扬顿挫地诵读着表文,这是皮影演出前的请神仪式。这位年近八旬、满头白发而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今晚唱影班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6月22日,对着直播镜头,63岁的王超辉默念口诀,仅用十几秒就把“山雨欲来”四个字从码放有5000个常用木活字的字盘里挑了出来,这让直播间里观看的12万网友纷纷“路转粉”。作为木活字印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辉认为拣字只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儿,真正需要下苦功夫的是写反字、刻反字。非遗与年轻人之间缺乏有效传播桥梁  近一个月来,像王超辉一样受邀进入光明直播,并得到大量网友关注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南京云锦...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新近发布的《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法,组织推动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基层,因地制宜地为农民提供戏曲演出、辅导培训、团队建设等服务,促进戏曲艺术在乡村的普及、传承和传播,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广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查看更多
论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近期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等,都紧扣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在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做出了重点部署。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新近出台的《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戏曲是世界戏剧艺术之林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戏曲包含着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它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声色齐飞的综艺美、象外含情的诗意美、虚实相生的情趣美,千百年来,以其审美、娱乐、教化、文化传承等功能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背景下,中宣部、文化部...
查看更多
论坛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日前,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制定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n...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藏民族音乐艺术,日前,西藏首个原生态藏民族音乐数据库建立,目前收录了文成公主音乐、格萨尔音乐及本土歌手的原创音乐等5000余首。下一步西藏将展开对民间音乐、宫廷音乐、藏戏及宗教音乐的系统采集、整理及数字化工作,不断充实数据库内容。  西藏的民间音乐品种繁多,蕴藏量极为丰富,但整理出版的音频、视频比较零散,尚不成系统。“西藏民间音乐的传承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为主,部分音乐面临失传危险。原生态藏民族音乐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对传统艺术进行保护传...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图1 活动海报2017年6月20日,“吉林省地方戏曲非遗传承人对话动漫论坛”在吉林艺术学院综合校区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图2 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学生原创作品图3 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学生原创作品作为2017年国家78所之一、吉林省唯一一所承办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项目的高校,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吉林艺术学院协同吉林省文化厅共同主办了此次论坛活动。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吉林省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吉林艺术学...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它是印刷史上的“活化石”,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区域限制影响遍布全国的文化形态,它有一个古老且厚重的名字——雕版印刷。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月6日,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大力支持下,光明网、斗鱼直播等联合主办的“致·非遗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就带网友来到扬州博物馆(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46万网友跟随光明网主播和斗鱼主播的镜头进行了一场跨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它是印刷史上的“活化石”,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区域限制影响遍布全国的文化形态,它有一个古老且厚重的名字——雕版印刷。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月6日,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大力支持下,光明网、斗鱼直播等联合主办的“致·非遗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就带网友来到扬州博物馆(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46万网友跟随光明网主播和斗鱼主播的镜头进行了一场跨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