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8 星期五 农历六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2)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94)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传承
人杨似玉
2017.03.27
人物
人物介绍: 出身于木工世家的杨似玉13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艺,至今已有40多年了。凭着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他成为当地的“名人”。他擅长建造侗族传统的建筑——风雨桥和鼓楼,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很多地方都留有他的作品:设计制作吊脚楼100多座,风雨桥6座,鼓楼8座(包括一座27层高的鼓楼),大小凉亭20多座,风雨桥鼓楼模型2680座……他以精湛的建筑技巧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技艺
传承
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
查看更多
发现民间艺术独立于经典艺术的美学价值
2017.03.27
论坛
“民间艺术美学”看起来是个普普通通的学术概念——美学、艺术美学都是早已成熟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科概念,再加以“民间”限定,似乎不过是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而已,本无可大惊小怪之处,然而季中扬在《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却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民间艺术是艺术吗? 民间艺术是不是艺术的疑问,是出自经典美学的艺术观念。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造出“美学”(Aesthetica)这个词时,还是一个形而上学层面的抽象概念。在以“美”为研究对象的...
查看更多
广彩瓷器的前世今生
2017.03.27
专题报道
广彩人物图带盖奖杯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广彩纹章瓷盘 清·雍正 广东省博物馆藏广彩花卉纹太平有象烛台 清·光绪 广东省博物馆藏 3月16日,由天津博物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海丝撷珍 重彩华章——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展。展览按广彩发展历程分为“初见华丽”“式多奇巧”“金碧耀眼”“探新与低迷”和“
传承
与创新”5个部分,精选200余件(套)精美的广彩瓷器,力图较为全面地展示广彩的发展历程和其独特的魅力。 绚彩华丽 金碧辉煌...
查看更多
让传统工艺更好融入现代社会——文化部负责人就《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答记者问
2017.03.27
其他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何要制定实施这一计划?计划体现了怎样的“非遗”保护理念?提出哪些主要任务?文化部负责人24日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推动传统工艺振兴:有助于弘扬工匠精神实现精准扶贫 问:为什么要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发展,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
查看更多
文化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2017.03.24
其他新闻
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4日共同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提出,传统工艺是具有历史
传承
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提出要遵循“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全文文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五...
查看更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7〕25号...
2017.03.24
国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 国办发〔2017〕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3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文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查看更多
新世纪豫剧的
传承
与全球化视野
2017.03.24
论坛
李树建主演的豫剧《程婴救孤》李树建主演的豫剧《清风亭上》新世纪初叶,河南豫剧人面对西方解构主义思潮浸染下出现的“《赵氏孤儿》热”,编排上演了一部大型历史剧《程婴救孤》,在首都舞台引起轰动。踵继其后,《清风亭上》《苏武牧羊》等注入现代意识和审美观念的经典名剧陆续改编上演,并连续获得国家级大奖,显示出古典名剧所蕴含的传统价值观与人文内涵在当代语境中的鲜活生命力。2008年5月,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率河南豫剧二团赴意大利罗马演出《程婴救孤》,将承载着中原文化信息...
查看更多
林中树与冀中音乐会的复兴
2017.03.24
人物
2012年11月25日,以“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传统音乐的保护意识和推进人类音乐文明的多元化发展”为宗旨而设立的世界性奖项“太极传统音乐奖” 首届颁奖盛典在京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村“音乐会”的林中树就是该奖项四位获奖者之一(其它三位分别是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布鲁诺·内特尔、印度著名西塔尔琴大师拉维香卡、青春版《牡丹亭》主持制作人白先勇,其中拉维香卡获奖后不久即于2012年12月12日去世)。 该奖是...
查看更多
石岩:做一个安静的匠人
2017.03.24
人物
传统锡雕省级代表性
传承
人石岩 早在一千多年前,古人就懂得用锡罐储存茶叶,并用锡罐储装茶叶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一带。《清波杂志》记有:“凡茶宜锡,窃意若以锡为合,适用而不侈。” 锡器之所以自古以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贮茶不变色,插花花长久”的美誉。明朝的周高起认为:“纯锡为五金之母,以致茶兆,能益水德,沸亦声耳。”锡是较早被人类利用的金属,其净化水质、纯净无害的功能也被古人发现。古人喜欢用锡器温酒煮茶,并将风雅之趣付诸其上...
查看更多
绿洲深处的麦西热甫
2017.03.23
论坛
群众性的自娱舞蹈是麦西热甫最主要的内容(资料图片)“麦西热甫”流传于中国新疆各地区、自治州、县维吾尔人较为集中的区域,在毗邻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等中亚国家也有流传。现代维吾尔语中,“麦西热甫”意为“聚会”“场所”,是古代维吾尔先民祭祀、祈福、庆典活动的遗存和发展。汉文典籍《魏书·高车传》(公元553年)和阿拉伯文典籍《突厥语大词典》(公元1073年)中有所记载。一次完整的麦西热甫,包括维吾尔木卡姆、民间歌舞、曲艺、戏剧等表...
查看更多
1
1445
1446
1447
1448
1449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