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9 星期三 农历六月十五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9)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山东出台省级非遗项目认定管理办法
2015.01.22
其他新闻
近日,山东省文化厅正式出台《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认定、保护、管理作了具体说明和要求。 《办法》指出,山东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认定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各地推荐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时,应明确保护单位,保护单位应获得项目
传承
人(群体)的认可。山东省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成立专家评审小组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核项目材料真实性,并通过集体投票等方式提出...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需要乡贤引领
2015.01.19
论坛
在召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同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笔者认为,乡贤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这种文化需要学习,需要挖掘,需要再生产,再创造,形成新的“非物质文化”。它以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
查看更多
纳米比亚将主持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2015.01.19
其他新闻
2014年11月28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结束,会议选举H.E. Ms Trudie Amulungu女士(纳米比亚)为下次会议的主席。第十次会议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纳米比亚召开。 来自138个国家的1070多名代表参加了第九次会议,政府间委员会对公约实施上的显著成绩予以了肯定,并且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能力建设全球策略表示赞赏,该策略旨在支持各个缔约国和社团在保护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浅谈青海藏戏面具艺术
2015.01.12
专题报道
一、青海民间藏戏面具的起源与发展 在青海民间藏戏面具的多维起源中,藏传佛教文化始终是一股奔腾不息的动源,以藏传佛教为载体的文化内容,成为民间藏戏面具艺术内涵的主要构成部分。更引人注目的是,藏传佛教造就了藏戏面具的独特神韵,而藏民族对面具的审美趋向,也只能在藏传佛教领域里驰骋自己丰富无羁的想象力。历史上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等教派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接受本派的佛法教化,将一些流传在民间或佛经中的故事内容,逐步注入...
查看更多
龙泉窑的兄弟故事:独守初心
传承
一脉风骨
2015.01.12
专题报道
艺术家和匠人,有时只是一步之遥,有时却是鸿壑之别,前者习于思考创造,后者局限于纯粹复制。所以这世上,产品很多,撼动人心的作品却很少;匠人很多,受人景仰的大师却是凤毛麟角。在浙江龙泉青瓷圈内,周华、周鑫两兄弟算是传奇人物,他们从事仿古瓷,形神俱似,就连专家也难以鉴定真伪;转型艺术瓷,师古却不泥古,自成风格书写一段传奇。 就在2014年11月的APEC会议上,兄弟俩联袂烧制的“兽面如意洗”、“一清如水”被摆放在了习主席休息室,器形庄重典雅,尽显大...
查看更多
融入当代生活 走进国际视野——2014非遗保护工作回眸
2015.01.12
专题报道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式上广西代表团在展演壮族定音铜鼓。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014年8月,苏绣、徐州香包、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等项目的
传承
人于青奥会举办期间在南京博物院大秀绝技;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剪纸、雕漆、景泰蓝等非遗项目亮相颐和园、国家会议中心……非遗为何会频频在国际重大活动中亮相,回顾2014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便会找到答案。 2014年,人们保护非遗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非遗...
查看更多
桑杰顿珠:二十载唐卡艺术未了情
2015.01.12
人物
“梦想是奢侈的,梦想又是最能安慰人心的东西,梦想不会因为地方和人有不同,只要它是你真正想要的。”当33岁的嘎藏加措说出这番话时,人们也许想不到,他是一个藏族僧人、一个土生土长在青藏高原的唐卡画师。“我从小就羡慕爷爷和父亲,如果给我一支五彩的笔头,我也要描绘出心里满满的色彩。” 当32岁的藏族小伙桑杰顿珠回想起小时候的唐卡艺术梦,清澈的双眸仍流淌着一抹恬静的幸福。 桑杰顿珠,出生于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约巴乡的偏远藏寨,家里并不殷实,却是名副其实的...
查看更多
关于彰显中国艺术力量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2015.01.12
论坛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在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中,中国文化复兴成为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艺术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与经济走出去一样,不仅是文化强国的现实要求,也是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趋势。中国艺术发展至今,其民族性与本土性价值开始日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加强。深谙艺术发展史的都应该明白,中国当代艺术的存在与发展并不与西方文化对立。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
查看更多
国乐与“非遗”激情碰撞
2015.01.12
其他新闻
由中央民族乐团与黔东南州歌舞团联手打造的侗族大歌音乐诗剧《行歌坐月》,1月8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次亮相,上演了一次国乐和“非遗”的激情碰撞。 据悉,《行歌坐月》及其系列文化活动,是侗族有史以来最大的剧目,也是中国首个登上国家大剧院的侗族大歌题材剧目,60多名来自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队的“非遗”
传承
人参与了演出。 该剧整合了中央与地方资源,用国乐与侗族大歌创新融合的方式,使得两种传统音乐文化有机结合,将充满意境美、舞台美、服饰美、音乐美...
查看更多
故宫学院承办国家文物局官式古建筑木构保护与木作营造技艺培训班
2015.01.07
10周年媒体报道
为了丰富与提高文物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官式古建筑木构保护及木作营造技艺的知识和能力,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于8月4日至8月17日承办了此次官式古建筑木构保护与木作营造技艺培训班。培训班邀请院内外资深专家学者,从官式古建筑的保护原则与理念、研究基础、基本知识、设计方法、保护修缮技术、工程实例与档案记录,以及官式古建筑木作营造技艺的基本知识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理论授课与现场教学。培训班的30余名学员来自全国17个省市古建筑研究、保护与修缮单位一线...
查看更多
1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78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