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4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七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
2022.04.22
其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际交往的需要,
传承
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在总结现行《条例》多年来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地名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条例》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条例》共7章44条,对地名管理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将进...
查看更多
凤翔年画中的谷雨:驱凶纳吉,查杀害虫盼丰年
2022.04.21
论坛
谷雨 凤翔年画 凤翔县是我国传统木版年画著名产区之一,其生产木版年画的历史最晚可追溯至明代,所印年画除本省外,还远销西北诸省和川北、晋南、豫西一带。 凤翔木版年画具有人物造型粗犷夸张,颜色鲜艳明亮的艺术特点,其中有一类俗称“谷雨画”的年画类型,它脱胎自关中谷雨节气的民间信仰,从形式内容到贴用习惯,均呈现出与其他年画种类不同的特色。此外,凤翔的谷雨画不仅供本省贴用,还外销至临近的、与关中地区风俗习...
查看更多
徐岱:非遗作为一种文化战略
2022.04.21
论坛
【摘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已经不少,随着更多专家学者的“跨领域介入”,人们的相关认知也越来越深入和开阔。但基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依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被打开。其中一个方面是,如果能够从作为一种“文化战略”的高度来进行审视,就会更加明确地意识到“非遗”这个问题事关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自信的重振,或许能对“非遗保护”这项工作的意义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化战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认同...
查看更多
广西举办2021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
传承
活动评估工作培训
2022.04.21
地方新闻
2022年4月2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广西2021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
传承
活动评估工作培训在南宁开班。会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许晓明主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三级调研员刘铨做开班讲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许晓明主任主持会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刘铨副处长做开班讲话...
查看更多
安徽:文旅融合路上绽放“非遗之花”
2022.04.21
专题报道
成立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宣纸文化区域整体保护;打造黄山“五徽”文创品牌,挖掘徽州技艺创意价值;推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基地,加快非遗
传承
传播载体建设;推动非遗活态化发展,激发“非遗+扶贫”“非遗+旅游”发展活力……近年来,安徽省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面加强非遗保护、
传承
、创新和利用,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旅游价值开发,充分发挥非遗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非遗在帮助安徽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
查看更多
古老昆曲“活”在当代
2022.04.21
专题报道
▲ 青年演员朱桢、翁佳慧演出《牡丹亭·惊梦》 北方昆曲剧院供图 作为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戏曲正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走向全世界。 事实上,昆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中国近代社会动荡、战事频繁,昆曲发展几度迎来困境,几近消亡。新中国成立后,昆曲才焕发了生机。1956年,改编昆剧《十五贯...
查看更多
传统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
2022.04.20
论坛
近年来,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茶叶特色产业,充分发掘当地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和村民持续增收。图为毛纳村村民在织黎锦。(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近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在该县被称为“苔藓小镇”的毛垟乡举办多场培训,为当地从事苔藓特色种植的村民拓宽就业增收门路。图为村民在毛垟乡苔藓文化园学习苔藓画制作技术。李肃人摄(人民图片)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
查看更多
历史文化街区 让非遗活力荟萃
2022.04.20
专题报道
铸文化之魂、强文化之基、兴文化之业。 当前,江西省正在加快建设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积极探索符合江西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
传承
发展新理念、新方式,构建了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及其代表性
传承
人体系,初步建立起具有江西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体系。 其中,大力推进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通过打造历史文化街区,让非遗与现代城市有效融合,将赓续千年赣鄱文脉、令人惊艳的江西非遗进行深度发掘与
传承
...
查看更多
山东:非遗
传承
10年走出富民兴业路
2022.04.20
专题报道
游客在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古城景区进行非遗体验 研究热点素材、搭配鲜艳色彩、创新图案设计……4月12日,山东省高密市的一处工作室内,聂家庄泥塑
传承
人聂鹏正在电脑前进行文创设计。这个“90后”小伙子在12年前受家庭影响加入泥塑
传承
队伍。他告诉记者,自己入行时家里每年卖出“泥叫虎”泥塑不到2000套,2021年这一数字已变为5万套。至于原因,聂鹏总结为“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回归和民俗技艺的蓬勃生命力”。 党的十...
查看更多
字里拾“遗”丨这些关于少数民族和非遗项目的小知识,你都了解吗?(上)
2022.04.19
专题报道
编者按 字里拾“遗” 鈲、尕、仡、莞、瓠......这些非遗项目名称里面的字,你是否会觉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读音或意思? 为了让大家更好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我们推出【字里拾“遗”】这一新的系列专题,通过解释非遗项目名称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错和不常用字,为大家带来有关非遗项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知识。 yí 彝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查看更多
1
354
355
356
357
358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