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地方新闻
2024年新年伊始,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天津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艺品藏拍》栏目推出元旦特别节目“非遗传承夜”。在1月2日的节目中,“非遗传承夜”已重磅启幕,来自河西区、河北区、静海区的非遗项目逐一登台亮相。除了主持人马艳和文超,还有非遗小小推荐官加盟主持。节目还邀请了来自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的教授,作为非遗领域的权威专家,为观众带来非遗项目发展的专家观点。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非遗专属的模样。 每一项非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日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出台《关于加强渔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健全渔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意见》提出,安徽计划到2030年完成长江流域渔文化普查后续工作,全省渔文化资源保护工作明显改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抢救性挖掘和保护性利用经验,建成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渔文化保护和发展示范区域。同时,推动渔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响“鱼米之乡”“皖...
查看更多
地方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琼府〔2023〕43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确定的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1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8项),现予公布。 各市县、各有关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荐申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荐申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月5日下午,在首届楚雄时装周期间,“非遗传承与发展”全国服装服饰论坛在云南楚雄市举行,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代表齐聚一堂,以时尚为媒、以论坛为名,聚焦现代产业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发展,共同探讨中华民族服装服饰的传承之策、弘扬之道、时尚之路,以此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海内外服饰互学互鉴互赏,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共享。 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从自己多年深耕的领域出发,共释非遗在文化传承中的重...
查看更多
——以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老腔团为例
论坛
华阴老腔孕育、形成、发展壮大于关中平原东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岳庙办双泉村,是陕西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华阴老腔早期以皮影戏的演出形式活跃于华阴及其周边,20世纪50年代末,老腔曾被搬上大舞台。自2003年以来,华阴老腔开始逐渐脱离皮影戏的演出形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华阴老腔属于板腔体戏曲剧种,唱腔刚直高亢、豪放激昂,伴奏乐器有月琴、二胡、大锣、马锣、惊木、干鼓、梆子、钟铃等。老腔剧本多取材于历史战争,多以历史人物为主要角色,表演艺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美好生活·幸福喜嫁》绣品 《春回大地》绣稿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对苏绣工艺的赞叹。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苏绣,将“画”与“绣”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为墨,以摹绣古代名画为主,着意追求笔情墨趣,富有浓厚的中国画典雅风格,也承载了江南的温婉柔美。2006年,苏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
查看更多
——首届中国·楚雄时装周小记
专题报道
服饰是写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艺术。这个新年,一场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碰撞交融的“丝路云裳·七彩云南2023民族赛装文化节——首届中国·楚雄时装周”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盛大启幕,以赛装为名、以时尚为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海内外服饰互学互鉴互赏,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共享。 楚雄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张文旺介绍,彝族服饰浸润于彝族人“生命、生活、生产”之中,以彝绣技法为基,以赛装比美为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具有代表性和独特价值的文化现象和表达方式。而旅游作为一种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