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要闻
在周三上午的会议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同意1项遗产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遗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关审议工作拟在当天下午和次日继续进行。 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 尤拉斯基卡拉霍德春祭(白俄罗斯) 帕霍斯特(Pahost)村民的每年的圣乔治节举行尤拉斯基卡拉霍德春祭,并举行各种仪式活动。根据传统,这一系列的仪式分为2个部分:第...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感谢公主,你这深恩无比,念着朱弁,刻骨铭心,我须当谨记……”一曲委婉深情的《感谢公主》回荡在福建同安银安堂。近日,祖籍同安的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主席魏耀坤带领20余位弦友来到银安堂以弦会友。据魏先生介绍,在印尼,他们生活的社区中,90%的华人都是同安人,他们对故土饱含深情,南音成为最佳的慰藉与难忘的乡音。 今年是南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 第十三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及相关的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感谢公主,你这深恩无比,念着朱弁,刻骨铭心,我须当谨记……”一曲委婉深情的《感谢公主》回荡在福建同安银安堂。近日,祖籍同安的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主席魏耀坤带领20余位弦友来到银安堂以弦会友。据魏先生介绍,在印尼,他们生活的社区中,90%的华人都是同安人,他们对故土饱含深情,南音成为最佳的慰藉与难忘的乡音。 今年是南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 第十三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及相关的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9年12月10日至13日,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统一部署,湖北省2017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省级通查会在武汉召开。 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孙旭主持会议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以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将传承人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与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记录下来,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12日,2019年度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座谈会在湘西州吉首市召开。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远平讲话。 湘西州副州长李平致辞。 湖南省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被授牌。 12月12日,2019年度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座谈会在湘西州吉首市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远平总结2019年工作,部署2020年工作。湘西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平阳白鹤拳又称鹤拳、鹤法,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嘉庆年间,白鹤拳从福建省传入有“武状元之乡”之称的平阳县,并在麻步镇雷渎村落地生根,至今有200多年历史。2009年,平阳白鹤拳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15年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来,在非遗传承人和麻步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在对平阳白鹤拳进行改革创新的同时,还对其进行了课程的系统开发和实践,让学生在拓展性课程、体育课和广播体操中,全时段、全方位地浸润在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中国青年网开展了“多彩非遗 相伴成长”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并推举出十大优秀案例。今天中国青年网带大家走进“贵州省石阡县石阡木偶戏进校园实践案例”。 贵州省石阡县花桥镇小学的学生在大课间进行木偶戏表演 “非惟儿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揶揄。方坐皋比开讲肆,忽看傀儡至优场。”南宋词人刘克庄描绘的木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中国青年网开展了“多彩非遗 相伴成长”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并推举出十大优秀案例。今天中国青年网带大家走进“山东省潍坊市非遗工艺项目职业教育实践案例”。 潍坊聋哑学校学生进行陶艺创作。 即使是在最喧闹的年纪,这里孩子们的世界也是安静的。尽管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声音,但和千千万万职业学校学生一样,他们毕业...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讲话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进一步推动曲艺的传承发展,2019年12月11日至13日,2019“浙江好腔调”曲艺优秀曲目(中篇)展演暨实施《浙江省曲艺传承发展行动计划》座谈会在金华举行。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非遗保护中心、省非遗保护协会、省曲艺家协会、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承办,金华市非遗保护中心、金华市文化馆执行承办。 金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
查看更多
——2019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执行团队培训班在武汉举行
专题报道
从2013年我国开展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试点,到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全面启动,再到今年,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正式提升为传承人记录工作。7年来,在祖国的大地上,一支支非遗记录团队肩负使命与责任来到传承人身边,观察传承人的生活、听传承人讲述精彩的人生经历,力争全面、系统地记录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截至目前,这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对600余位传承人的记录,对约700位传承人的记录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