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创新传统工艺,打造“中国刺绣”新名片——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
2019.05.15
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各地的工作站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研培君将在近期推出系列...
查看更多
全民参与非遗记录工程的加拿大经验
2019.05.15
论坛
摘要: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成为非遗
传承
发展工程的重要任务,以非遗为对象的记录、保存和传播已成为非遗保护的一个重点。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简称“非遗记录工程”)全面启动。与此同时,号召社会广泛参与这项基础性保护举措,有利于及时、完整地保存当代仍旧活态存在的非遗项目及其环境,也有利于形成全民参与保护
传承
的良好氛围。本文通过对加拿大非遗数字化相关指南的译介和分析,探讨全民参与非遗记录工程的可能性及可供参考的措...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从项目到体系空间的转变
2019.05.14
论坛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仍然缓慢而提出的新构想。通过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地方响应之后建立起来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核心空间中,有效进行
传承
,能够在核心空间中拥有核心受众,这样具有多种功效。 2018年12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并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总体而言,国家级文化生...
查看更多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2019.05.14
论坛
在面对游客个性化消费、情感消费日趋强烈,旅游供给在某种程度上难以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保持同步的情况下,文化旅游和IP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突破口。相比传统旅游依靠基础投资建设景区,营造景观以获取投资收益,文化旅游和IP旅游强调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从而促进旅游综合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增长。但我国曾长期处于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开发脱节的状态,地方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更多关注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忽...
查看更多
三湘大地渔鼓嘹亮
2019.05.14
专题报道
日前,2019年湖南渔鼓
传承
保护汇报展演在湖南省常德市举行,通过湖南传统渔鼓艺术形式反映时代新声、百姓心声的一批新创作获好评。 湖南渔鼓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泛流传于湖南各地,是一种采用湖南方音、说唱相间、以唱为主、以渔鼓筒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曲艺表演形式。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建立湖南渔鼓保护机制,不断加强对渔鼓创作和演出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演活动,有力促进了湖南渔鼓的
传承
与振兴。 摸清家底...
查看更多
龙腾盛世——从“龙舞”说开去
2019.05.14
论坛
国家级非遗浙江长兴百叶龙 国家级非遗奉化布龙(陈亮亮摄) 湖州市级非遗李家巷鸳鸯龙 “龙舞”可以说是中国民间形式最独特、形象最鲜明、舞势最磅礴的一种广场性民间舞。流传两千多年来,它已经遍布广大的汉族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仅龙形多样、套路丰富,而且承载着种种美好的寓意并成为中国民间舞蹈的代表。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的创新发展是其
传承
的重要一环。如何创新发...
查看更多
拾起祖传的手艺在家门口致富——传统工艺助力沂蒙山区民众就业增收
2019.05.14
专题报道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近年来,临沂市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发挥山区民俗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扶持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
传承
发展,涌现了一批促就业、助脱贫的典型案例。不久前,记者赴临沂市3个村蹲点,实地采访传统工艺助力当地民众就业增收的情况。 东高榆村:一把木梳闯天下 在国内从事木梳加工、销售的圈子里,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东高榆村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坐落在沭河沿岸、约1400口人的村庄,从事...
查看更多
刘魁立:行走田野 问俗追风
2019.05.13
人物
作者: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银发飘飘,满面慈祥,如风的身影,依然行走田野。他以不老的童心,守护着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魁立先生,一位20世纪50年代留学苏联,受到良好学术训练,修得一身民间文学、民俗学调查研究本领的严谨学者,在民俗学理论、民族文学研究、神话史诗研究、故事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当今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顶级学者,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学家...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34期
2019.05.13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4期:2019年4月29日—5月12日 本期信息一览: ▲ 全国曲艺小书(鼓书琴书)
传承
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活动在浙江举办 ▲ 大运河非遗展在扬州举办 ▲ 安徽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
查看更多
寻访陈家沟,探秘太极之理
2019.05.13
专题报道
一、老外为何爱上太极拳? 萨吉来自以色列,是一位电脑工程师。 萨吉自幼身体虚弱,很少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奔跑活动。青少年时期,他进入一所寄宿学校,校医以西医的方式对他进行治疗。他的身体渐渐好转,但健康状况依然不佳。 为了让他强健体魄,13岁那年,他的父亲送给他一本关于中国功夫的书。年幼的萨吉开始模仿书中的动作,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七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萨吉看到了一部关于太极的中国电影。这对于...
查看更多
1
748
749
750
751
752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