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买吐送·吐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1年5月生,2017年12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地毯织造技艺(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师。自1979年,跟随父亲学习地毯织造技艺,1990年起开设店铺,随后成立洛浦县时代地毯厂,主营手工地毯织造。熟练掌握和田地毯十六种传统样式的织造技艺,招收当地农民为徒,传授技艺并帮助解决就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多次参加各类手工技艺展示、比赛,代表性作品有《十二木卡姆》《喀纳...
查看更多
刘赋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7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师。1958年,师从阿拉善仿古地毯老艺人刘鹏程学习制作地毯,一直从事阿拉善仿古地毯制作。先后从事过地毯平货、配色、染线、织造等工作,较全面地掌握了地毯织造的全部工艺。织法紧实,图案大气,古色古香,格调素雅,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退休后,在自家作坊中继续授徒传艺。作品有《二龙戏珠》《九龙闹海》《下山虎》《龙抱柱...
查看更多
康玉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2月生,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毯织造技艺(北京宫毯织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地毯织造技师。1947年在聚顺成地毯厂拜陈子权为师,学习纹样绘画和色彩搭配。后师从焦殿功,学习织、平、剪、修技术。熟练掌握全套技艺,创新总结出平、顺、准、齐、底整套操作法和压、挤、垫、钉、剔、楔、倒、润八种工艺技法,列入行业教学及质量评定标准。擅长利用地毯规格及双经纬线方向结构,变通载绒、结簇绒排列,变化纹样形态。艺术风格流畅、美观、灵活、细腻...
查看更多
梁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1月生,广东省佛山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云纱染整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香云纱染整技师。15岁开始在伦教联合晒莨厂做学徒,晒香云纱,16岁即掌握了香云纱制作的生产流程及全套染整技艺,是目前少有的精于香云纱工艺的晒莨老师傅。一直致力于发展香云纱产业,不仅坚持使用传统的坯绸、坯纱,采用传统的染整技艺,还积极尝试用印花丝绸和棉麻制品等现代面料做坯料,用水洗、磨砂等现代工艺进行香云纱制作的后期处理,使传统的香云纱染整技艺既得到
传承
,又...
查看更多
叶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傣族,1959年3月生,云南省景洪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织锦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本名周兰英,傣族织锦技师。出身于傣族织锦世家,11岁随母亲玉腊学习织锦,13岁时便能独立完成织锦工艺。从艺四十余年间,全面熟练掌握了傣族织锦技艺。所织傣锦图案清晰,色彩搭配得当,做工精细。用织锦做的裙带子、床单、被单头、挂包、被面等美观大方、精致耐看。由于当地汉、傣年长妇女至今都喜欢穿织锦服饰,织锦在当地广受欢迎,同时日本、美国、荷兰等国游客也慕名前来购买傣...
查看更多
粟田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侗族,1964年8月生,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侗锦织造技师。师从其祖母、母亲,现有徒弟三十余人。1982年至1989年在县织布厂侗锦车间当主管。1990年至2008年在牙屯堡镇开设侗锦工艺店。几十年来,从模仿传统图案到图案的创新,使侗锦锦上添花,更加丰富多彩。2008年6月,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重视,在牙屯堡镇创办了雄关侗锦厂。在本镇的各村组和邻近乡村培养学徒一百多人。积极开拓销售...
查看更多
赵芳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7月生,山东省嘉祥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锦织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鲁锦织造技师。自幼追随母亲学习鲁锦织造的整套工艺,青年时期便已掌握了各类缯的织造技巧和当地流行的所有图案,色彩搭配能力也不断提高。步入中年后,在传统织造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独创了鲁锦的汉字织造技艺,增添了鲁锦的文化韵味。与此同时,还设计了近百种色彩绚丽、典雅大方的图案。始终致力于鲁锦织造技艺的
传承
事业,培养了大批
传承
人。
查看更多
颜坤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0年1月生,2019年8月去世,重庆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夏布织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夏布织造技艺第三代传人。其夏布编织技艺系家传,师承其父颜前木。8岁开始挽麻芋子,12岁开始织布,15岁就自编自卖,八十余年间一直从事夏布编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了接纱尾子、麻线头、牵线及刷浆、上机织布等夏布织造技艺。夏布编织技术十分精湛,尤其是穿筘及刷浆,即便在编织过程中出现局部损坏,也能修复得不露痕迹,并通过对夏布神歌的传唱,使夏布织...
查看更多
宋树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4月生,江西省万载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夏布织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夏布织造技师。出身于夏布织造世家,自祖父起家族五代专门从事夏布生产经营。10岁时,开始随父亲学习简单的夏布织造技艺。1964—1974年,在父亲等老一辈师傅传授下,全面熟练掌握夏布织造技艺。1988年,自办双志夏布厂并一直兼任厂长。2006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文明中华行”栏目《万载家珍——夏布制作技艺》作了专题介绍其精湛技艺。该厂拥有职工一百余人,产品二百多种...
查看更多
马舍勒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东乡族,1944年4月生,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东乡族擀毡技师。16岁时从其祖父、父亲学艺,两三年后熟练掌握了擀毡技艺并成为擀毡把式,擀毡技艺精湛,将东乡族擀毡技艺的特征代代完整地
传承
了下来。东乡族擀毡一般分为五七毡、四八毡、白毡、瓦片毡等。擅长制作白毡(用纯绵羊毛制作的一种毡),制作的白毡柔性好而又瓷实,防潮性能也好,经久耐用。为了更好地
传承
和保护东乡族擀毡工艺,2003年...
查看更多
1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