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吐尔逊木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40年2月生,2018年10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棉纺织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传统棉纺织技师。伽师县最有名的棉纺织匠人之一,1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艺。和家人一直坚持手工纺织,熟练掌握弹花、纺线、拐线、络线、经线、掏缯、织布等全套技艺流程,所织土布为纯白色棉布,一般长3.5米,宽0.3米,色彩单一,无任何图案纹饰,不经染色。开办有小型纺织厂一家,教授子女、徒弟近十人。
查看更多
常张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5年12月生,河北省魏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棉纺织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10岁开始学习棉纺织技艺,熟练掌握了棉纺织的各道工序和操作技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纺织本领,是当地四页缯织棉能手,在传统纺织方面具有独特技艺,其纺织技术在当地远近闻名。多年来一直坚持传习棉纺织技艺,多次举办棉纺家庭学习班,将传统棉纺“四页缯”等技术传授给更多的棉纺爱好者。多次参加魏县梨花节等非遗展示活动。
查看更多
周康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1月生,浙江省湖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蚕丝织造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蚕丝织造技师。1965年进入双林绫绢厂工作,学习传统绫绢织造技艺,掌握了浸泡、翻丝、纤经、放纡、织造、炼染、砑光、整理等二十余道工序。近年来,通过不断学习与探索,进一步发展了绫绢制作工艺。同时,从事书画装裱材料、绫绢研究,重点钻研材料的加工制作与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绫绢的涂料工艺。1980年研发出锦绫、古香锦,获得由轻工业部颁发的中国工艺美...
查看更多
李人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3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器烧制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于农民家庭,1973年入钦州坭兴工艺厂当学徒,随潘建三等人学习制陶工艺,曾任钦州坭兴陶工艺研究所所长。从艺四十年间,熟练掌握摛花、突鼓、圆雕、镂空、镶嵌、仿古、印模等八大传统技法。大胆创新,把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理念应用到坭兴陶的创新设计中,秉承保持地方、民族特色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原则,设计出许多新作,取得傲人成...
查看更多
余培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11月生,2013年3月去世,广东省台山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州广彩加工场及后来的织金彩瓷工艺厂的创始人之一。1945年师从广彩名师司徒美学习广彩瓷烧制技艺,长期主要从事广彩的创作、设计和带徒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全面,有很高造诣,擅长广彩动物、花卉、人物等工笔图案,且造型能力强,尤以色上色、长行人物等绝活著称。创作设计广彩新花式六百多件(套),授徒五百多人。
查看更多
邓文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4月生,2018年1月去世,湖南省醴陵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幼随釉下彩绘名家吴寿祺先生学艺。擅长用绘画形式和写实手法创作,在作品中体现出深厚功底和不拘一格的艺术特色。在从事创作的四十余年间,创作了大量精品,培养了大批人才。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工艺美术馆等陈列或收藏。著作有《釉上新彩颜料的性能与使用》《醴陵釉下彩》《醴陵窑》等...
查看更多
高水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9月生,河南省孟津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唐三彩烧制技师。自幼对唐三彩修复和制作技艺感兴趣,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汉、唐以来的制陶工艺,系统地借鉴与吸收了汉、唐彩陶的绘画、石刻、雕塑、印花、堆贴、施釉艺术精华,成功研制出了高仿唐三彩纯手工制作工艺。作品的造型、胎质、釉色、开细片(即“蜻蜓翅膀效果”)、做旧等工艺堪与文物真品媲美。注重对后辈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制作队伍梯次结构的培养。多次举...
查看更多
杨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3月生,河南省禹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钧瓷烧制技师。钧瓷手拉坯是其技艺一绝,总结出了“宁整勿碎,宁简勿繁;型为本,釉为魂”的创作法则,作品屡获国内大奖。2010年,指导弟子创新出钧瓷第一跳刀装饰(称“杨氏刀法”),使钧瓷除窑变釉面外还增添了一道纹路刀法装饰。2006年以来,带领弟子搜集、整理钧瓷相关实物、资料,搜集了几十套传统钧瓷泥料、釉料加工粉碎设备和工具,还挖掘保护了一座古瓷土矿井。2012...
查看更多
陈文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3月生,2016年6月去世,河北省曲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瓷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从事定窑研究、恢复工作四十年,使失传千年的历史名窑瓷器再现人间。擅长定瓷造型设计及其装饰艺术,将定窑的刻划花艺术与中国书法艺术结合,发明了定窑刻花三把刀具——单线刀、双线刀、组线刀。作品采用定窑细白泥料,瓶体装饰采用定窑传统刻花,刀法洗练、稳健,花枝摇曳,雕刻之中见心法。传统拉坯...
查看更多
葛原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5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琉璃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苏氏琉璃烧制技艺第七代传人。1979年拜苏氏琉璃第六代传人苏杰为师,系统学习琉璃烧制技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与实践,终于掌握其核心技艺——制釉与原料配比,并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用现代通行材料重新整合所有配方,在苏师父的指导下,配方由五种发展到十多种,尤其在孔雀蓝釉彩上更有大的突破。1992年主持发明了组合琉璃瓦、快燃引火煤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近年来,将...
查看更多
1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