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王炎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9月生,江西省九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制瓷技艺第五代传人。出身于制瓷世家,祖辈为拉坯艺人,11岁跟随父亲学艺,成为家族第五代传人。1949年到建国瓷厂餐具组从事拉坯,后来担任车间小组长。1995年调到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古窑)进行生产性表演,1999年后在古窑专职表演拉坯。擅长制作圆器类的坯具,如碗、盘、壶等器皿。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创新,创造出拉制多节葫芦瓶技艺,丰富圆器做坯的种类,做葫芦...
查看更多
陈圣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0年9月生,2016年9月去世,江西省九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制瓷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岁跟随师傅学习圆器利坯技艺,16岁开始独立在私营作坊从事圆器利坯。1957年进入红旗瓷厂,直至1979年退休,其间每年都获得单位颁发的先进个人、生产能手等光荣称号。1984年受聘到景德镇古窑瓷厂,后进入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古窑)表演圆器利坯技艺。利出来的坯体厚薄均匀、里外一致,同时利坯速度...
查看更多
杜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5月生,安徽省阜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铜(杜氏刻铜)代表性传承人。杜氏刻铜第三代传人,安徽省民间工艺大师。经父亲杜鸿年口授,潜心研究、挖掘和继承濒临失传的刻铜艺术,自成一家。所制作品刀法清新,线条流畅,集镌刻、诗文、绘画、装饰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作品参加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等活动并...
查看更多
格吐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锡伯族,1944年12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文、锡伯文书法代表性传承人。满文、锡伯文书法第三代传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长年临池不辍,在继承传统书法基础上开创了锡伯、满八种隶属字和章草,拓展出松魂体、烟云体、松烟体等字体,完善了锡伯文、满文正、草、隶、篆书法体系,并用这些书体创作锡伯文、满文百龙百虎以及十二生肖。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示、获奖并被收藏。尤擅格体书法,字精墨妙,纯熟自然,灵活多变,自成一...
查看更多
包金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7年8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文书法代表性传承人。蒙古文书法世家北京萨木腾第三代传人。9岁起随姑老爷米日嘎拉练习蒙古文书法。书法功力扎实、布局巧妙、书写得体,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展现出蒙古文书法艺术的朴实豪放气质。出版有全国蒙古文书法中小学教材、《蒙古族民俗箴言书法集》、《蒙古秘史》书法长卷等。还建设蒙古文书法博物馆,研发蒙古文书法用五线练习纸、水写布以及毛笔等。以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
查看更多
樊继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5月生,山东省郯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玩具(郯城木旋玩具)代表性传承人。郯城木旋玩具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家人学习木旋玩具制作技艺。所制玩具造型夸张概括、彩绘工致传神、色彩艳丽明快,富有淳朴的乡土气息。在坚守传统制作技艺、保持原有艺术特色的同时,不断开发新品种,同时改进着色颜料、革新旋车工具,提高了郯城木旋玩具的生产效率和制品质量。积极参加各种展览展示活动,重视对传承人才的培养。
查看更多
次旺仁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7年8月生,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彩砂坛城绘制代表性传承人。1985年入扎什伦布寺为僧,后拜师学艺十余年。系统掌握扎什伦布寺独特的彩砂坛城绘制技艺。1996年起担任扎什伦布寺孜宫密宗学院“提博”度量师,负责该院每年的坛城绘制,主要绘制怖畏金刚、喜金刚、大轮金刚等。同时,配合扎什伦布寺总体安排,系统整理坛城绘制技艺流程和传承历史,编撰《坛城绘制》一书,系统介绍扎什伦布寺主供坛城绘制技法及内涵。在多年彩砂坛城绘制工...
查看更多
吉克伍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65年1月生,四川省美姑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毕摩绘画代表性传承人。古代彝族毕摩始祖阿苏拉则世袭后裔。4岁起随父亲学习毕摩文化基础知识,13岁开始学习毕摩绘画,20岁后成为以毕摩绘画见长的大毕摩。至今主持过各种毕摩文化仪式上千场次,其中大型仪式三十八场次。保存有祖传彝族毕摩文献三百卷,以及毕摩神扇、神铃、签筒、法网、法帽、经书、服饰、野猪牙、鹰爪等实物。参与搜集和整理彝族毕摩绘画、毕摩文献及其口头传统相关的原始资料。积极从事技艺...
查看更多
蔡赛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8年1月生,广东省潮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抽纱(潮州抽纱)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6岁起随母亲蔡素梅学习抽纱技艺。从业四十多年,熟练掌握潮州抽纱整套刺绣技艺。参与创作的玻璃纱台布《双凤朝牡丹》先后获1980年第三十二届慕尼黑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和198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双面绣屏风《紫云显翠》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与影响力。积极投身于潮州抽纱技艺的传承,重视言传身教,正式...
查看更多
梁淑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9月生,河北省定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绣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京绣,精通各种刺绣针法,系统掌握刺绣专业理论知识,并有深入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技艺和创作水平,使图案内容更加民俗化、时尚化,与生活更加贴近,并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与风格。作品针法细腻灵巧,绣工精细匀整,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代表作有《双凤盘金绣褂裙》《盘金补子》《丹凤朝阳》和唐卡《狮吼》等。多件绣品被故宫博物院及各类博物馆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