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董巧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4年12月生,山西省闻喜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花(闻喜花馍)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随祖母、母亲学习花馍制作,细心琢磨从和面、捏花到组合的每一道工序,掌握了花馍制作的基本技巧。成家后,每逢村里婚丧嫁娶、乔迁、上梁等民俗活动,便自愿为村民制作花馍。能根据现实活物设计图样,利用传统技艺,捏制花草、动物、人物等面塑作品,满足当地民俗仪礼的各种需求。同时,利用农闲时间,召集各村花馍爱好者,讲授花馍制作工序及要点,至今已累计培训三十多人,其...
查看更多
张红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10月生,山西省阳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花(阳城焙面面塑)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在父母影响下学习焙面娃娃制作。经常年实践,熟练、完整地掌握阳城焙面面塑的关键工艺技术和操作技巧,对戏曲和传说人物形象尤能信手拈来,并尝试推陈出新,在当地面塑行业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演活动并获奖,代表作有《八仙人物》《明月和尚戏柳翠》《嫦娥奔月》《宝莲灯》《嫘祖发明蚕丝》等。多年来,广授弟子,并在当地文化馆、美术馆进行技艺展演活...
查看更多
王锡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2月生,山东省曹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人(曹县江米人)代表性
传承
人。15岁起随师父王勤胜学习江米人制作技艺。从艺几十年,对各种江米人造型均有独到研究。所制江米人以祥禽瑞兽、鲜花芝草、戏文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现实生活及民俗风情等为题材,制作工艺细致,造型丰满,形态传神,色泽明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八十余岁仍然坚持研究、制作和授徒传艺。
查看更多
陈素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8月生,山东省菏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人(曹州面人)代表性
传承
人。李派面塑第五代传人。1986年起随父亲李芳清学习面塑艺术,半年后进驻郑州国际饭店进行艺术创作。技艺精湛,艺德高尚。所塑面人造型生动,具有当地的艺术特色和较强的影响力。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展演并获奖,代表作有《西游记》等。多年积极传授曹州面人制作技艺,弟子有李斌、王伟等多人,同时将技艺传授给喜欢面塑的各类学生和各地爱好者。
查看更多
赵思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1月生,四川省崇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道明竹编)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受父辈影响,对竹编工艺产生浓厚兴趣。1950年起随父亲赵玉鑫学习竹编,是道明竹编家族第三代传人。从事竹编实践七十余年,全面系统掌握道明竹编技术,技艺精湛,制品精美,深受竹编爱好者喜爱。注重技艺
传承
,教授女儿和儿媳等五人,授徒吴淑英、肖玉超等五人。自20世纪70年代起,为各单位主办的多个竹编培训班培训人员近千名。近年来,每年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在...
查看更多
陈云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11月生,四川省青神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青神竹编)代表性
传承
人。5岁起随祖父陈洪顺学习竹编技艺,从事竹编编制和
传承
工作数十年。其竹编以平面竹编名人书画为主,能把苏东坡、郑板桥、徐悲鸿等名人书画用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成几近原作风神的竹编艺术品。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隐形观音》《苦乐清凉》等。自1984年至今,先后培养省内外竹编技术人员上万人,将青神竹编从家族
传承
拓展到社会
传承
。
查看更多
谭素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毛南族,1967年9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代表性
传承
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师从毛南族老艺人谭顺美学习花竹帽编织,为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第五代传人。多年致力于毛南族花竹帽传统纹样的恢复整理,能娴熟运用竹藤编织手法将花竹帽编织成铜鼓与圆锥巧妙组合的造型,尤其擅长编织连心结、吉祥鸟、花开四季、鱼跃龙门等纹样。多次参加广西和全国工艺美术大赛和展示展演活动并获奖。积极从事技艺
传承
工作,多...
查看更多
危禄绵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9月生,湖南省益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益阳小郁竹艺)代表性
传承
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师承谢长庚、龚迪华、袁阳秋。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博览会、非遗文化节等活动,获金、银、铜奖四十余次。完成益阳大剧院全竹装饰剧场、益阳博物馆中国园林微缩景观和“风雨走廊”整体设计,竹片琴、围棋桌被湖南省工艺美术馆收藏。建立传习所、博物馆,参与成立培训基地,广泛宣传小郁竹艺,扩大社会影响力。
查看更多
田先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11月生,江西省瑞昌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瑞昌竹编)代表性
传承
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拜宋增礼为师学习竹编技艺,后边务农边制作。经过长期实践,熟练掌握瑞昌竹编全部技艺,作品造型美观、做工精细、结实耐用。1981年与人合办瑞昌南义竹编工艺厂,现任厂长。该厂曾为江西省对外贸易厅出口产品供货先进单位。作品参加竹业博览会等活动并获奖。新创的现代竹编园艺产品远销西欧、东南亚等地。长期举办培训班传授技艺,人数达百人以上。亲传弟子...
查看更多
陈清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8月生,福建省安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安溪竹藤编)代表性
传承
人。全国劳动模范。出身于竹藤编艺世家,自幼向父亲陈桂生学习竹篾工艺。1957年考入厦门鹭潮工艺美术学校,师从民间竹编艺人许其骏。制作的竹藤编艺作品花样繁多,古朴淳厚,十分精美。自创“平顺编织”等多种编构形式,丰富了安溪竹藤编技艺。多件作品被波兰国家博物馆收藏。1987年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劳动模范。注重技艺
传承
,两位徒弟现已...
查看更多
1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