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余巧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满族,1932年3月生,2019年6月去世,陕西省渭南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10岁拜西安三意社演员吴立民为启蒙老师,学习秦腔旦角艺术。在遵循秦腔艺术规律的同时,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代表性剧目有《王宝钏》《铡美案》《三上桥》等。1991年,在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民族戏曲邀请赛中演出秦腔《背舌》,获特别荣誉奖。1993年,陕西省文化厅将以余巧云为代表的秦腔表演艺术流派命名为“余派”。2003...
查看更多
吕明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3年3月生,2014年1月去世,陕西省宝鸡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
传承
人。1930年从艺,擅演关公戏,功底扎实,表演潇洒大方、干净利落,嗓音宽厚,行腔别致,韵味十足,在西府一带享有盛誉。此外,还擅长表演小红拳、鞭扫灯花等特技。1958年,在秦腔《王魁盘城》中饰演王魁,获宝鸡地区戏曲观摩会演表演类一等奖。1962年,在秦腔《斩颜良》中饰演关羽,被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戏剧家协会授予优秀演员奖。1978年,导演并主演眉户小戏...
查看更多
康少易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10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随父学艺,受秦腔“活关公”王秉中、老生杨天易、武生徐抚民的悉心指点,并师从京剧教育家张小楼学习武生表演艺术,受益于尚派武生田中玉和京剧名家李万春的指点,还学习、掌握了南派武生张冀鹏武戏出手五绝的特技表演。主要演出剧目有《嘉兴府》《蜈蚣岭》《十八罗汉斗悟空》《金翅大鹏》等。1988年,在秦腔《伐子都》中饰演郑庄公,被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电视台授予百佳演员奖。200...
查看更多
肖玉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12月生,2017年4月去世,陕西省西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1952年考入西安市三意社学艺,20世纪50年代曾以扮演《五典坡》中的王宝钏、《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等角色蜚声戏曲舞台。从艺近六十年来,在一百多部传统剧、现代剧中扮演主要角色。扮相秀丽端庄,嗓音激越委婉,表演细腻深邃,动作清逸洒脱,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尤其是1958年担任主要演员的秦腔《火焰驹》被拍成电影艺术片后,名声...
查看更多
李爱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9年4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1954年进入陕西省军区五一剧团(后更名为西安市五一剧团)。1956年,主演的《戚继光斩子》参加陕西省戏剧会演,获演员一等奖。嗓音浑厚,唱腔声情并茂,表演干净大方,擅长演小生戏,还能演须生、正旦和老旦等行当。小生戏有《周仁回府》,须生戏有《孙安动本》《生死碑》,正旦戏有《秦香莲》等。善于博采众长,为己所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90年被评为...
查看更多
贠宗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1月生,2015年11月去世,陕西省咸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1952年考入西安三意社,师承张朝鉴、李天堂、苏育民等艺术名家学习秦腔。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纵向继承,横向借鉴,表演潇洒稳健,行腔富有个性,韵味十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代表性剧目有《十五贯》《鱼腹山》《赵氏孤儿》《打镇台》等。多次进京参加全国戏曲调演。1993年,被评为陕西省秦腔十佳演员之一。为
传承
秦腔艺术,培养弟子丁...
查看更多
马友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4月生,陕西省合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腔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2年进入咸阳市大众剧团学艺,后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嗓音清脆响亮,演唱注重科学发声,韵味十足。在继承秦腔名家李正敏等老一辈艺术家演唱风格的同时,博采众长,勇于探索,形成了“风行水面,自然成纹”的演唱风格。主要演出剧目有《谢瑶环》《窦娥冤》《玉堂春》等。1994年,拍摄电视专题片《马友仙艺术集锦》。2018年被文化...
查看更多
许倩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8年7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13岁开始学习川剧,师承川剧名家阳友鹤、周裕祥,扮相秀美,嗓音圆润,咬字清晰,韵味醇厚,行腔婉转流畅,善于运用极具艺术魅力的眼神和身段,将人物的情感世界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与陈书舫、廖静秋一起被观众评选为“川剧皇后”。在七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演出了数十部大戏和近百出折子戏,塑造了众多的川剧旦角人物,培养了近百名川剧弟子。代表剧目有...
查看更多
周继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2月生,重庆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二级演员。1940年拜川剧艺术大师贾培之为师,学习川剧表演,攻正生、老生。通过多年舞台实践,在川剧声腔及表演艺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创造性地将声腔和四川扬琴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川剧声腔艺术。代表剧目有《马房放裴》《空城计》《古城会》《挑袍》《长生殿》等。多年来,致力于
传承
贾派艺术,教习青年演员,使贾派艺术得以
传承
和发扬。
查看更多
高凤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9年2月生,重庆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随父亲高云峰、母亲高莲芳学习京剧。11岁改学川剧,先拜川剧名家李燕清为师,后师从川剧大师周慕莲。13岁在成都华垠大舞台登台演出,很快担任《西施》《红娘》《飞仙大道》等剧目的主演。通过多年舞台实践,在川剧声腔及表演艺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特点。在继承周慕莲大师技艺的同时,又培养了众多
传承
人,使周派艺术后继有人。代表剧目有《焚香记》《柳...
查看更多
1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