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黄钦添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2月生,广东省南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代表性
传承
人。16岁开始参加村里组织的狮队,掌握传统醒狮武术和洪拳等,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表演与比赛,逐渐成为狮队的主力和组织者。1998年,带领狮队进驻黄飞鸿狮艺武术馆表演。2000年,担任中联龙狮武术协会会长和总教练,并建立龙狮训练基地。带领的中联龙狮武术协会是中国第一支职业化的狮队,曾多次代表市、省、国家参加国际醒狮比赛和国内外交流并获得优异成绩,已培养超过两千名国...
查看更多
邓雅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8月生,江西省黎川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黎川舞白狮)代表性
传承
人。16岁开始跟随父亲邓春生学习舞白狮,能熟练掌握舞白狮全部动作,弹跳力好,舞姿优美,力道十足。作为黎川舞白狮的组织者,在舞狮队伍中属于掌珠人,指挥并且指导所有的舞狮者和配乐者。多次组织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黎川舞白狮的特点和历史渊源。除了熟练地掌握舞狮技巧外,还对一部分动作进行了创造性改良,并研究和改进了舞狮的锣鼓点。后已将全部技艺...
查看更多
刘国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7月生,2019年4月去世,江西省丰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丰城岳家狮)代表性
传承
人。6岁时便跟随村中父辈学习拳术刀棍,15岁加入村里岳家狮舞狮队,正式向刘松林拜师学艺。技艺刚柔并济、吐纳自如、收放有力,表演的岳家狮门拳尤显硬门拳特色。1972年12月领头组建雩韶岳家狮队,发展队员十二名。之后传授村上青少年岳家武术,参与传习者七十六人,其中成就较高者有近二十人,精通岳家拳术者五十余人。2012年项目受聘入驻国家AAA...
查看更多
邓胜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1月生,广东省中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六坊云龙舞)代表性
传承
人。10岁开始向前辈学习扎龙架技术,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探索改进传统六坊云龙制作技术。数十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六坊云龙舞的策划组织和演出活动。每次演出之前,都会对舞龙的年轻人进行训练,悉心传授技艺。还坚持对六坊云龙舞相关
传承
资料进行整理和编写,并撰写《龙跃云霄》一书。
查看更多
林建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6月生,广东省揭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乔林烟花火龙)代表性
传承
人。17岁开始在堂叔父、制龙高手林永声的指导下参与彩龙的制作。1965年至1966年,参加制作烟花火龙并成为当地舞龙队队员。1980年乔林乡恢复游龙、舞龙、烧龙民俗后,积极投身烟花火龙的制作、培训工作。坚持参加历年本村的游龙、舞龙、烧龙活动,擅长执龙球带路。2008年开始组织人员搜集乔林烟花火龙历史资料,开展烟花火龙的保护。多年来,先后培养了五十多名舞龙...
查看更多
张自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12月生,广东省丰顺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埔寨火龙)代表性
传承
人。1978年开始学习制作埔寨火龙,熟悉传统丰顺埔寨火龙的整体制作,工艺精致、栩栩如生。曾多次组织和参加火龙表演,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学习上辈人的制作经验,并通过自学相关知识和不断实践,创制安装了多个新品种烟花、“火箭”,使火龙具有张嘴、吐珠、躬身、摇尾、喷火等功能,营造出绚丽多彩、寓意深刻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为了有效保护和
传承
埔寨火龙,多年来积极培...
查看更多
姚大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6月生,湖南省平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九龙舞)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喜好舞龙,1972年初中毕业后师承姚炯秋、姚迪华,接受祖传龙谱,工作之余专事舞龙。在继承和发展民间舞龙艺术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套路,对舞龙技巧和锣鼓伴奏技艺掌握纯熟。一直致力于九龙舞的挖掘、整理、编排、培训等
传承
工作。曾先后一百余次率领九龙舞队参加省、市、县的佳节庆典和艺术大赛表演。自2010年开始,带领九龙舞队员在家乡附近学校开展“进校园”活动。201...
查看更多
张金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11月生,湖北省潜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潜江草把龙)代表性
传承
人。潜江草把龙张氏家族中第三代传人。自幼酷爱篾扎技艺和草把龙表演艺术,15岁开始学艺,师从其父张文海。能独立完成草把龙的完整扎制工序,并熟练掌握各种舞龙技艺、祭祀礼仪及其流程,尤其擅长扎制龙头、龙尾,工艺精细,技艺娴熟,是集扎制、舞龙、组织仪式活动于一身的代表性
传承
人。张金盘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探索改良草把龙扎制工艺,使草把龙在选材、扎制和造型上更加...
查看更多
刘卫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7年9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高龙)代表性
传承
人。12岁起习练舞龙尾,17岁正式拜舞龙老艺人王自力为师学习舞龙头。经过十多年磨砺,把叩、扫、举、托、抖、顶等传统舞龙绝技表演得更加精细、惊奇、惊险。
传承
发展了“口衔齿托”绝技,即仅用牙齿托住数十斤高耸的龙头,并跪地蹉步前行,被誉为“独步舞龙界的神功”。曾多次率高龙艺人参加国内外演出。所表演的高龙,技艺精湛、气势宏大,颇受观众赞誉。已培养出陈涛等一批
传承
人。
查看更多
郝同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11月生,河南省孟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火龙舞)代表性
传承
人。火龙舞第四十七代传人,师承火龙舞传人郝德祥。全面掌握火龙的制作技艺和表演套路,在制作火龙喷火材料上,能准确把握“油沽肚”的浸制时间,使其插入龙体内舞动燃烧时火焰持久且明亮。表演时能根据鼓点快速变换动作,并与其他舞龙人员密切配合,达到人、火、龙三者的完美结合。多年来,为保护、
传承
好火龙舞,搜集整理了十余万字的火龙舞文史资料及图片、影像,组织队伍参加国家、省...
查看更多
1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