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当曾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0年4月生,青海省同仁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贡六月会代表性
传承
人。父亲拉加才让是热贡地区六月会第四代法师。自幼耳濡目染,各类娱神舞蹈均可信手拈来,每年六月会都作为助手跟随父亲完成整个仪式。20岁时,成为热贡藏乡六月会活动中最出色的舞者之一,被隆务寺夏日仓、叶琼仓、坎钦包、赛赤活佛认定为四合村第六代法师,成为村里六月会活动的发起人、组织者和领舞人。近年来,致力于培养下一代传人,组织舞蹈队与隆务河流域其他村庄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
查看更多
林金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3月生,福建省莆田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妈祖祭典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受家庭影响,跟随母亲林聪治学习妈祖祭典礼仪。经过多年实践,熟悉妈祖祭典礼仪和程序,对历史沿革及文化内涵有较深的理解。多次主持祭典,以庄严凝重、内涵丰富、规范有序、合乎传统礼仪而著称,还组织民俗专家对祭典乐舞进行改造,以适应时代要求。长期从事妈祖信俗研究工作,先后组织专家学者编辑出版《清代妈祖档案史料汇编》等文献,多次组织人员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进行联谊活动...
查看更多
王卫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别名额尔德尼森布尔,男,蒙古族,1952年8月生,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吉思汗祭典代表性
传承
人。自1991年起,跟随父亲和老一辈雅木图德(守灵人)学习成吉思汗传统祭祀礼规,系统掌握祭祀内容。在担任祭祀文化办公室主任期间,严格要求各大小型祭奠活动按传统礼节和规定举行,在祭祀供品、唱诵祭文、祭歌和祝词以及祭器使用和保护方面率先示范。努力恢复成吉思汗八白室祭祀、四时大典等众多重大祭祀仪式,并搜集整理出版《成吉思汗金书》《成吉思...
查看更多
谭三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毛南族,1959年10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南族肥套代表性
传承
人。毛南族肥套第十四代传人。1982年跟随父亲学跳肥套,为世代家传。熟知毛南族民俗文化,精通毛南族肥套各种仪式和技能,曾两次应邀到日本参加国际民俗文化艺术交流表演,表演节目为《万岁娘娘撒金花》(即《婆王送花》),多次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查看更多
赵有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瑶族,1946年8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盘王节代表性
传承
人。师从岳父学习瑶族大小传统仪式的内容和步骤。1981年顺利经过度戒仪式,取得成为执仪者(师公)的资格,开始主持还盘王愿仪式,至今已主持了一百多场。爱好誊写、梳理、归纳科仪文本,家中所藏经书达百本以上。擅长制作各类仪式道具,并将文本与道具赠予徒弟使用。经常赴南宁市、桂林市以及广东、云南、湖南等省参与盘王节相关的活动和演出。2011年,参加表演的“师公舞”节...
查看更多
普顺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37年11月生,云南省禄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代表性
传承
人。从小跟随伯父学习彝族经文和祭祀知识,后拜普茂清、普茂生为师,学习彝族大刀舞。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不仅能主持彝族火把节祭祀活动,熟练掌握大刀舞祭祀活动使用的傩神面具、神像绘制,亦擅长民族乐器演奏。2004年至今,每年参加火把节大刀舞演出,主持毕摩祭祀活动。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彝族青年,以
传承
彝族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陳德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12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秋节(大坑舞火龙)代表性
传承
人。大坑舞火龙第四代
传承
人。自6岁起参与舞火龙活动,20世纪70年代末始任舞火龙活动总指挥。热心火龙事务,熟练掌握火龙的扎作方式、舞火龙的花式、仪式的内容和程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设计改良舞火龙的阵式,包括火龙过桥、火龙绕双柱、打龙饼、大团圆等,让舞火龙的表演内容更为充实。除节庆仪式之外,还通过公益性展演、宣传、讲座等形式使大坑舞火龙得到更多公众的关...
查看更多
陈其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12月生,2018年1月去世,浙江省温岭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七夕节(石塘七夕习俗)代表性
传承
人。受家庭和村落影响,自幼喜爱扎制纸亭、纸轿、花圈,并熟悉石塘七夕习俗的惯制。扎制技艺在当地颇具知名度,深受周边民众喜爱。每年七夕节都帮助乡邻扎制纸亭,操办石塘七夕习俗的仪礼。常参与指导元宵大型踩街活动。所做纸亭多次参加温岭市工艺美术展览,并被温岭市文物部门收藏。
查看更多
贡嘎仁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2年2月生,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今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天文历算代表性
传承
人。家族世代从事天文历算,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医天文历算研究所著名的历算学家、编历专家。1952年到门孜康学习天文历算,1981年拉萨成立天文历算学会时担任副秘书长。《西藏天文历算总汇》一书的主笔之一,有《浅谈藏医药与天文历算的关系和它的发展及天文历算学的科学性》等论文。先后获得自治区级奖项十多个,曾被自治区藏医院评为2006—20...
查看更多
王安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8月生,2018年6月去世,四川省渠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汇彩亭会代表性
传承
人。三汇彩亭会第七代
传承
人。自幼喜爱彩亭,当过彩亭演员。1982年向第六代彩亭会
传承
人杨占荣学习彩亭制作。全面掌握彩亭设计和制作技艺,所设计、扎制的彩亭具有“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征,技艺水平高超。数十年来从事彩亭扎制,多次带队参加彩亭会和各类展演活动并获市县镇各级奖项。积极
传承
技艺,培养三汇彩亭会第八代
传承
人。
查看更多
1
1148
1149
1150
1151
1152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